从古蜀文化的完整性角度看,作为古蜀国望、丛二帝纪念性文化遗存的郫县望丛祠,虽然为后世兴建的文化纪念地,但望帝祠在南朝齐时由都江堰市的灌口迁至郫县前早已存在,而且据文献记载至少在西汉时期蜀人已盛行拜望帝的民俗,望帝与丛帝在今日望丛祠所在地祭祀也已有1700余年历史,北宋初将望、丛二帝合祀一祠距今亦近千年,在今望丛祠祭祀望、丛二帝一直为宋代以来地方官府和民间承袭。尤其是巴蜀地区在我国历史上素以农业发达著称,自汉代以来一直盛行“农时先祀杜主君”的以望帝为农神的习俗并影响到东南亚地区,每年开春时节报春的布谷鸟也被传说为望帝魂魄所化的“杜鹃鸟”并受到人们的怀念与祭拜,端午节期间他方祭屈原而西蜀祭望丛并演变为“大端阳”举行“望丛晒歌会”的民俗,祭拜望丛二帝成为千百年来巴蜀地区重要的共有文化认同和文化传统。这种文化认同与文化传统乃是源自古蜀国并为世代传承的巴蜀地区重要的精神文化,作为其文化承载地的望丛祠无疑应是古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再从古蜀文明四大遗存的文化根脉上看,也与望、丛二帝紧密联系。都江堰为望帝朝晚期在时为蜀相的开明氏鳖灵主持下兴建、最终由李冰完成的治水伟业,即所谓“开明肇其端,李冰集大成”,鳖灵正是因为治水之功而成为古蜀国开明王朝的开过君主丛帝。历史上都江堰每年举行清明放水仪式皆要先到望丛祠祭拜望、丛二帝,然后再至都江堰“砍马槎”放水。三星堆古城遗址为蚕丛至鱼凫朝的都城,也是望帝朝蜀国宗庙所在都邑之一(犹如周朝由周原迁都丰、镐后仍以旧都周原为宗庙祭祀地),二个祭祀坑一为望帝朝迁都的祭祀遗存(祭埋物包括宗庙内的鱼凫朝旧物和为祭祀制作的器物等)、一为开明朝立国之初的祭祀遗存(祭埋物包括宗庙内的望帝朝旧物和当时制作的祭祀用物)。金沙遗址青铜文化遗存为望帝朝晚期和开明朝的开明氏文化遗存。至于成都商业街船棺葬墓地,检测表明数十位死者以青少年和儿童为主、最大年龄三十多岁,皆为同时死亡、一次性集体埋葬,属王侯级墓地但随葬品极为粗制简陋,我认为应是文献记载中秦国灭蜀国后被蜀相壮反秦时所诛杀、秦军平叛后按王侯礼安葬的蜀侯家族墓地,此蜀侯家族为秦国扶持的本土蜀人望帝王族后裔。古史传说记载望帝杜宇“从天坠”、考古发现表明古蜀王为群巫之长,与古蜀人巫师一脉相承的岷江上游羌族巫师经典称巫师为从天庭降到人间的人神使者;史书记载望帝杜宇都郫、蚕丛氏后裔纷纷出岷山投奔望帝、望帝失国后亦隐入蚕丛氏蜀人发祥地岷山中;前蜀杜光庭记载当时黔南深山的活神仙黄万佑称“蚕丛都郫”;商业街船棺造型不同于以往发现的开明氏王族船棺,但与滇西、越南北部、东南亚印尼等地与蜀地有文化渊源关系的青铜文化中的半月形船棺相同,而唐代文献记载“蚕丛国破,子孙居姚、巂”——即今川西南至滇西地区,汉魏文献《交州外域记》记载率蜀人大军南征并在越南北部建立国家、失国后率余部逃亡东南亚海岛的蜀王子安阳王,在越南古籍《越史通鉴丛考》中也记载为蚕丛氏蜀人(至今越南东北部有的少数民族仍自承为蜀王后裔),考古发现这些青铜文化的青铜人像与三星堆祭祀坑出土古蜀人青铜像辫发、戴手脚镯和耳环的造型一致,而东南亚传统上祭祀望帝杜宇为农神。种种证据皆反映望帝杜宇源出蚕丛氏,商业街船棺造型同于川西南滇西地区至东南亚的与蚕丛氏蜀人有关的青铜文化中的船棺造型,表明该墓地埋葬者应为望帝王族后裔。
廉洁郫县 郫县纪委 郫县纪委网站 廉洁郫县网站 郫县纪委 郫县纪委网站 郫县纪委监察局 郫县纪委官方网站 郫县纪律...
让绿水青山造福人民泽被子孙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综述 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不仅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
摘要: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风建设指示精神,推动我区家庭建设创新发展,在全区广泛形成“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良好氛围。近日,郫都区纪委监委机关、区委宣传部(文明办...
,郫都资讯网-郫都生活资讯...
在端午节和第三十四届望丛赛歌会到来之际,区博物馆在望丛祠内营造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积极创建“和谐、文明、有序”的旅游环境,以饱满的热情喜迎端午小长假和望丛赛歌会的到来...
2016年11月21日,郫县示范幼儿园迎来了市二级幼儿园等级评估。在两位园长和主任的陪同下,专家组一行人参观了郫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