郫都新闻:话说民法典 | 这条路走了66年 民法典编纂的历史沿革(4)

发布时间:2020-05-28 18:06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话说民法典 | 这条路走了66年 民法典编纂的历史沿革(4)由成都新闻网采编:民法典的编纂始终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立法精神。从2016年6月民法总则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到2019年12月民法典草案首次合体亮...

民法典的编纂始终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立法精神。从2016年6月民法总则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到2019年12月民法典草案首次合体亮相,民法典草案共10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审议。每次审议修改都聚焦立法中的难点热点问题,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充分保障公民建言献策、表达主张的民主参与权利。据悉,全国人大常委会每次审议后均通过中国人大网公开征求社会公众意见,总共有425600余人参与,提出的意见总数达到102万条,公众关注热度空前。

“有些公众的意见,我们在草案中予以采纳吸收,比如小区的治理问题、高利放贷的禁止性问题、个人信息保护的问题等等。”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在民法典草案的编纂过程中,立法工作机构通过召开部门、专家学者座谈会,赴地方开展立法调研深入基层一线,通过中国人大网全文公开草案征求社会公众意见,成立民法典编纂工作协调小组定期召开专门会议,以及委托国家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开展专项调查等方式,广泛深入调研,听取意见建议,积极回应社会热点诉求,不断对草案进行完善。

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精神、反映人民意愿。一路走来,民法典的编纂蹄疾步稳,已经进入提请全国人代会审议的最后阶段。如果表决通过,我国的民法制度将进入全新的“民法典时代”,将进一步推动民事权利的全方位保护,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更加坚实的法治保障。

 

话说民法典 | 这条路走了66年 民法典编纂的历史沿革(4)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