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白江新闻:【青史宝鉴】画像石棺【汉代】

发布时间:2017-11-22 18:33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青史宝鉴】画像石棺【汉代】由成都新闻网采编:2017-11-21 21:01| 发布者: 高雪| 查看: 38|原作者: 曾好 韩会 摘要:画像石棺,汉代,长242厘米,宽150厘米,高138厘米,2005年出土于大同镇跃进村。石棺由12块石板拼合而成,棺盖为重檐庑殿式屋顶,...
2017-11-21 21:01| 发布者: 高雪| 查看: 38|原作者: 曾好 韩会

摘要:画像石棺,汉代,长242厘米,宽150厘米,高138厘米,2005年出土于大同镇跃进村。石棺由12块石板拼合而成,棺盖为重檐庑殿式屋顶,石棺右侧画像由三部分构成:中间为侍女倚门图,下部刻有一蟾蜍捧着灵芝;右侧上部为窗棂,下部为双鹤嬉戏图;左侧上部刻有兵器架,下部有猎犬在旁守卫。

  

【青史宝鉴】画像石棺【汉代】

 

  画像石棺,汉代,长242厘米,宽150厘米,高138厘米,2005年出土于大同镇跃进村。石棺由12块石板拼合而成,棺盖为重檐庑殿式屋顶,石棺右侧画像由三部分构成:中间为侍女倚门图,下部刻有一蟾蜍捧着灵芝;右侧上部为窗棂,下部为双鹤嬉戏图;左侧上部刻有兵器架,下部有猎犬在旁守卫。

 

  汉代人的习惯应是从右往左读:最右侧的仙鹤嬉戏,作为一种神山仙境的神鸟,用以象征天国仙境;中间的“仙人半开门”以及蟾蜍、灵芝,都是象征着墓主人死后来到天门前,仙人出来迎接墓主人;左侧的猎犬和兵器架,或许象征着仙界守卫森严,一般人没得到仙人的迎接,很难入内。

 

  这件石棺上的画像是典型的仙境象征,反映了汉代当时流行的丧葬观念和墓主个人的主观愿望。由于当时经济繁荣,社会各阶层普遍流行厚葬,故当时的墓葬中,耗费大量财力、物力和人力的带有升仙象征的画像石棺较流行。

 

  汉代的画像石棺集中分布在中国的西南地区,尤其集中地分布在四川盆地内。画像石棺的数量众多,为研究当时的丧葬习俗、思想意识、社会经济等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实物依据。

 

 

来源:新青白江报

自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青史宝鉴】画像石棺【汉代】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