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羊新闻:“放管结合”保障透明 7种应急情形可直接启动使用

发布时间:2018-01-15 11:17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放管结合”保障透明 7种应急情形可直接启动使用由成都新闻网采编:青羊新闻网,最权威的青羊资讯网站,关注本土新闻,讲述百姓故事,每天传递温暖。...

“放管结合”保障透明 7种应急情形可直接启动使用

住宅专项维修资金被称为房屋的“养老金”,如何管好、用好,涉及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成都市自2004年起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建立维修资金保障制度,但是在维修资金监管实际运行中,部分业主却反映维修资金很难及时发挥应有的作用,严重影响业主生活。


那么,业主究竟该怎样使用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呢?记者了解到,《成都市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成都市人民政府令第195号,以下简称195号令)将于2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是时隔13年首次修订。根据新规,不仅更多业主能够享受到维修保障制度,还更新了包括应急预案和应急使用制度相关的内容,让维修资金不再“使用难”。


居民疑惑


缴纳维修资金有何用途?


原本以为交房时只需要缴纳一定量的契税就可以了,没想到还有一笔住宅专项维修资金需要缴纳。近日,居民张先生准备验收自己两年前购买的期房,按照相关标准,张先生缴纳了5000余元的维修资金。“以前不知道要交这个,关键交了维修资金有什么用途?”张先生有些疑惑。


记者走访发现,像张先生一样,对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并不了解的购房者不在少数。据介绍,所谓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是指专项用于住宅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保修期满后的维修和更新、改造的资金。设立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商品住宅及其相关公共设施设备的大中修和更新改造,为维护住宅小区的良好环境、保证住宅小区设施设备的正常使用创造必要的条件。


记者同时了解到,业主买房时交存的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属于全体业主所有。没有成立业主大会的,由相关部门负责日常管理;选举成立业主委员会后,业主就可以通过业主委员会来管理专项维修资金。这笔资金相当于给住宅做了一个“大病医保”,如果小区里发生楼房外墙脱落、电梯坏了等“大病”,经过第三方专业的质量检测机构认定需要大修的,业主就可以动用这笔住宅“医保”钱了。


“放管结合”保障透明 7种应急情形可直接启动使用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