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羊新闻:传统元宵节 过出新内涵

发布时间:2019-02-18 11:43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传统元宵节 过出新内涵由成都新闻网采编:“春节”刚过,元宵又至。每每此时,大街小巷又开始热闹了起来,闹元宵、贺佳节,传统文化饱含了对美好的期盼、对幸福的祈愿,对未来的憧憬,内生了更多的情感,把过节变成一个宽泛的概念:...

“春节”刚过,元宵又至。每每此时,大街小巷又开始热闹了起来,闹元宵、贺佳节,传统文化饱含了对美好的期盼、对幸福的祈愿,对未来的憧憬,内生了更多的情感,把过节变成一个宽泛的概念:或是传统的一家团聚,或是触摸内心的家乡情愫,每个人都用自己的方式将年味传承。虽然离元宵还有几天,但不少市民已经开始提前做好准备,过一个特别的猪年元宵。


自包元宵


吃出年味


元宵节,吃元宵自然是必不可少的,元宵怎么吃才更有年味,那就是自己做。老一辈的人们都喜欢自己手工做元宵。对于成都市民焦秀英一家来说,每年元宵节,自制元宵是全家人最期待也最有趣的事情。焦秀英一家老家在山西太原,后因工作变动,全家搬至成都定居,但一些传统佳节还是保留了老家过节的习俗。


山西喜欢制作桂花元宵,焦秀英告诉记者,“一泡米、二淘米、三晾米、四磨米、再做馅儿、沾水、滚制……这十几道桂花元宵的制作工序缺一不可。到了成都,成都人喜欢吃芝麻馅、酥麻馅的元宵,焦秀英一家的元宵也开始多了口味。


虽然离今年元宵还有几天,可焦秀英一家早已做好准备。五世同堂的焦家一大家子几十余人都盼望着,也开始了分工合作,和面、泡米淘米、打糯米、捶酥麻馅,搓元宵,一切分工都井井有条。焦秀英说,做元宵时,首先要将馅料做好,沾上水,再投进盛满糯米粉的笸箩内摇;然后再沾水,继续滚上糯米粉,如此反复多次,让其逐渐变圆、变大。“在摇的过程中要让元宵充分碰撞,这样糯米粉才能黏得更牢,手工制作时整个过程大约需要15分钟。”


焦秀英告诉记者,考虑到一家老少的年龄和身体,今年特意准备了黑芝麻、桂花、酥麻、杏仁馅的元宵,老年人不宜吃太甜,就吃杏仁馅的,可帮助消化;小朋友可以吃酥麻馅的,比较香甜。对于元宵的“颜值”,除了传统的圆形,今年考虑到家里有猪宝宝要出生,还特意准备了小猪样式的元宵,希望家里的猪宝宝健康成长。


做团圆宴


传承传统文化


传统元宵节 过出新内涵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