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节后综合征”往往与过节期间过度的放松和不断的聚会、通宵打牌、过量饮酒导致生活规律紊乱有关,会出现易疲劳、睡眠障碍、消化不良甚至紧张、恐惧等。如何应对“节后综合征”,以最佳的身心状态投入到工作、生活?医生建议,调整好心态是关键。
首先,上班族应保持平常心适时转换角色,进行自我调整。把生物钟调整正常,早睡早起,保证睡眠,尽量恢复到节假日前的作息时间。同时应尽快收心,停止各种应酬,试着缓和亢奋的神经,把自己的身心调整到工作状态上,让思维恢复到平时那种紧张的运作模式中。多参加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适量运动,以振奋精神。最后就是调整饮食,尽快恢复体力。心理疲惫多吃些易消化的食品,避免过冷、过硬、过辛辣的饮食,减轻肠胃的负担。多吃些新鲜水果、蔬菜和含有丰富蛋白质与维生素的食物,多饮用热茶、活性水、纯净水,适当控制零食,以便缓解身体的疲惫感。
培养爱好调节状态
对于长期独居在家的空巢老人,在经历了春节团聚后,更易抑郁。主要是因为假期见到儿女,老人的心理都会处于亢奋状态,生物钟也容易被打乱。而七天长假结束后,儿女们一下都离开了,老人的情绪难免会大起大落。从期盼到喜悦,最后是重回空巢的失落,这样巨大的反差让老人心理一时很难适应,容易产生抑郁症等心理疾病。
老人在节后要注意调节情绪,避免情绪急剧变化,伤心又伤身。在孩子离开家之前就应调整自己的生活重心,不要一切都围着孩子转,可以多培养一些兴趣爱好,如社区活动、太极拳、散步等,来丰富自己的生活。尤其是在孩子离开家之后,更应该主动地与外界接触,与人交往。子女也应多给老人打打电话,给予慰藉,减少这种失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