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羊新闻:【传统家规文字实录】湖南益阳胡林翼:忧国如家为己任 不取一钱以自肥(2)

发布时间:2021-09-02 21:55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传统家规文字实录】湖南益阳胡林翼:忧国如家为己任 不取一钱以自肥(2)由成都新闻网采编:他(胡有猷)后来创办林翼中学,林翼中学的校训就是四个字端敏恒毅。这个端字,讲的是要做一个很正派、正心诚意的人,这一直是我们家族的家传。...

他(胡有猷)后来创办林翼中学,林翼中学的校训就是四个字“端敏恒毅”。这个“端”字,讲的是要做一个很正派、正心诚意的人,这一直是我们家族的家传。

胡林翼第六代孙 胡果雄:

胡家的家训对我最大的影响就是正心诚意,以平常心对待自己的升迁去留,以感恩心对待组织的培养和教育,以敬畏心对待人民群众的批评和监督。

百年文脉、薪火相传。近代以来,箴言书院更名“箴言中学”,学校发扬“公勇勤朴”的精神,为社会培养人才近四万人,名播三湘。

益阳市箴言中学校长 孟德良:

胡林翼先生为我们留下了非常宝贵的财富,现在我们箴言中学的精神,那就是胡林翼先生留下来的“公勇勤朴”。我们新时期主要是继承、发展、弘扬我们老先生这样的文化,使我们的学校更加枝繁叶茂,真正成为教育的常青树。

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徐仪明:

对我们今天来说,胡氏家训不仅是胡氏一家的家训,而且可以推己及人,因为它代表了一种良好的传统,代表了一个非常优秀的家族的道德规范,所以我认为,应该不断地发扬光大。

时光细如流水,百年悠悠而过。回望来处,胡氏家训如一盏明灯,通过历史烟尘,点亮湖湘沃土,成为一种精神指引。儒墨箴言,立己正人的胡氏家训,有如不息的大河涛声,正穿越时空,踏歌而来!

 

●胡林翼家规家训摘编

爱国

团结宗族。捍卫国家。不容有违背涣散之行为。

——《胡氏族训·第一条》

【译文】

团结宗亲家族里的人,为国家尽忠尽力,不容许有违背国家法律、涣散松懈的行为。

吾辈做官如仆之看家,若视主人之家①如秦越②之处,则不忠莫大焉。

——胡林翼名言

【注释】

①主人之家:这里指国家和人民。

②秦越:春秋时的两个国家,一南一北相距很远,不大往来。后比喻两方疏远。

【译文】

  我们做官就要像奴仆看护家庭一样看护好这个国家,假如认为国家离自己很远,同自身毫不相关,那么对国家就非常不忠了。

以做百姓之心做官,以治私事之心治官事。

——胡林翼名言

【译文】

要以做普通百姓的心态来做官,把自己视为百姓一员,一心为民;要以处理自身份内事务的心态来治理政事,敢于担当,高度负责。

【点评】

捍卫国家,是胡氏家训的第一条。读书人读书,是为了自立于林,为国家尽忠尽力,为百姓谋福祉。胡林翼说:“国家委用我辈,欲稍稍补救于斯民”,而“吾辈做官如仆之看家”,为官要以国家民族大义为重,要以天下为己任,立民物命,才不至于有负国家期望。胡氏家族自清朝中期以来,为仕者达200余人,他们遵循家规祖训,以“欲正人心,引为己任”为根本,崇文尚义,见义勇为,敢于担当。

廉洁

惟望国山整饬,我必无钱寄归也,莫望莫望,我非无钱,又非巡抚之无钱,我有钱,须做流传百年之好事,或培植人才,或追崇祖先,断不至于自谋家计也。

——摘自胡林翼家书《呈七叔墨溪公》

【译文】

我惟一期望的就是可以上报国家,我必将没有银两再寄回家中,莫要指望,我并非是没有钱,也不是担任巡抚没有钱,而是,我的钱必须要做利国利民的事情,或是培植有用之人,或是追寻先辈足迹,绝对不至于只谋求一己之私利。

兄初为政,遇贫瘠之士,当可以保清白风,而不致负国。当兄将入黔边,曾躬至先人墓,誓必竭其赤忱,恪恭将事,以报知遇。苟有以一钱自肥者,神明殛之。耿耿此心,度亦为诸弟所鉴及者。惟取之焉廉,则其用之焉亦不得不靳。

——摘自胡林翼家书《致枫弟、敏弟、仪弟等》

【译文】

兄长我刚到这里任职的时候,遇到一些家境贫穷的能人学士,都是可以保持住高风亮节而不会有负于国家的。在我来贵州之前,曾到过先祖们的墓地,发誓一定要竭尽所能,奉献自己的一片赤诚之心,严谨恭敬处事,以报答知遇之恩。如果有贪污受贿,哪怕一文钱,也天打五雷轰,神明不容。我这样忠心耿耿,想必也是弟弟们用来学习借鉴的。只有获取的方式清正廉洁,那么用起来的时候才会节制珍惜。

敦睦

服从祖训。端本孝弟。不容有悖伦蔑礼之行为。

——《胡氏族训·第二条》

【译文】

要遵循祖训,端正自身的根本,尊敬孝顺长辈,团结友爱兄弟姊妹。不容许有违背伦理、蔑视礼仪的行为。

合敬同爱。排难解纷。不容有歧视推诿之行为。

——《胡氏族训·第九条》

【译文】

亲戚朋友之间要互相尊重,和睦相处。对于贫穷困苦的人,要以信义为先,给予自己力所能及的帮助。不容许有歧视他人、推卸责任的行为。

【点评】

《礼记·大学》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治家贵和固也。然和字最不易言”,一家中父子、母女、兄弟、姐妹相处,是因为有亲缘天性存在。假若没有天性这一亲缘关系,偶然会在一起,而又利益相害冲突,旁人从中挑拨离间,表面上亲近而心灵上疏远,要想和睦就并非易事。主持家中事务,应当以“慎”字自勉,以“俭”字行事,要自戒,要谨慎。亲朋好友之间,要彼此尊重,当以信义为先,慷慨地给予帮助,假若发生争执,要妥善地劝解,不要伤及家族和气。家族中人的情分虽然有疏有亲,有远有近,然而推本溯源,属于同一根源。胡氏家族五世同堂,人人健康,兄弟姊妹间团结友爱,恭顺长辈,即使家中并不富有,也足以使人安慰。

律己

律己治家。忠信笃敬。不容有卑劣偷惰之行为。

——《胡氏族训·第七条》

【译文】

要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治理好家庭,要忠诚老实、敦厚仁义,不容许有卑劣、偷盗、懒惰等行为。

崇尚道德。遵守法令。不容有作奸犯科之行为。

——《胡氏族训·第四条》

【译文】

要崇尚道德规范,遵守法令法规,不容许有为非作歹、违法乱纪的行为。

【点评】

胡林翼研究会会长 周宪新:胡林翼收到家乡人黄四来信,黄四因事被人牵连,将要在公堂上受审,求其上下疏通,代为求情。胡林翼读后惊诧得很,因而回信狠狠地责备了他一顿,并告诫家人,官司的事不要插手,若有请你们代为求情的,千万不能答应。情理在哪,法律就在哪,违法之人,寄希望于权势,权势之人又贪其金钱,为违法之人上下疏通,这既助长奸民犯法的念头,又使有理的良民失去法律的保护,那么法律就成了弃之不用的无用之物。

勤俭

注意教养。勤求职业。不容有放弃贻误之行为。

——《胡氏族训·第五条》

【译文】

提高自身的修养,认认真真、勤勤恳恳工作学习,不容许有随意放弃、贻误时机的行为。

刻苦耐劳。节俭朴实。不容有奢侈游荡之行为。

——《胡氏族训·第八条》

【译文】

要勤奋刻苦,经得住繁重的劳累。以“俭”字自勉,不必穿着绫罗绸缎,贪吃佳肴美味和居住富丽堂皇的房屋。不容许有奢侈享乐、好吃懒做、游手好闲的行为。

须节俭持家。节俭之道,自奉则不可奢,做好事又不可吝也。

——摘自胡林翼家书《致夫人陶静娟》

【译文】

持家要节俭,节俭之道在于供奉自家的不能奢侈浪费,做好事善事的又不能吝啬小气。

【点评】

胡氏家训提倡勤勉俭朴,胡林翼律己极严,于属官亦谆谆相嘱,望其清廉自持,不谋私利,称:“读书数十年,一麾出守,振刷精神。去贪惩伪,一秉大公,乃可不负所学。”

胡林翼第五代孙 胡渐逵:俭朴是胡氏家训的一大特色,胡林翼的祖父在世时,年高七十,总是徒步行走,不愿乘坐车辆。胡林翼的父亲也是经常好运动,强健身体,食不全饱,生活俭朴,不好逸恶劳贪图舒适。胡林翼出仕之后,在家书中说:“诸弟幸努力治事,勿谓阿兄已做官,用途不妨阔绰也。”请诸位弟弟克勤克俭,用心经营,不要以为兄长做官,就各种花费不讲排场,摆阔气,大手大脚。

为学

盖士习为民风之本,文章亦道德之华。世变循生,所以维礼教于不衰,扶廉耻于既敝者,皆赖读书明道之功。文教昌明,则士气蒸蒸日上,风俗所由纯焉。

——摘自胡林翼家书《致枫弟等》

【译文】

士人的风俗习惯是民风的根本,文章是道德的精华体现。现在世事变化,所以要保持礼教不至于衰弱,从已经败坏的风气中维系廉耻的观念,这都要有赖于读书进而明白道理的功劳。文化、科学教育发达,那么士人的风气就会一日比一日好,风俗也会因此淳化。

【点评】

为学,是胡氏家训一个突出的主题。“乱天下者,不在盗贼,而在无人才”,文化教育兴盛发达,则士气蒸蒸日上,社会得以和谐发展。而改变社会风气,关键在于培养人才,最长远有效的办法就是兴办教育。胡氏家族深知教育的重要性,为了兴学,曾在益阳县境内创办多所胡氏小学。1842年,胡林翼以推广基础教育和培养本地人才为宗旨,创办胡氏紫筠义塾。1853年,胡林翼为承胡氏家训、父亲遗志,解决本地子弟读书问题,兴办教育,创办了箴言书院。1942年,胡林翼曾孙胡有猷创办林翼中学,学校以“端敏恒毅”四字为校训。至此,胡氏家族在益阳境内办有小学、中学、书院等达32所。

【传统家规文字实录】湖南益阳胡林翼:忧国如家为己任 不取一钱以自肥(2)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