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羊新闻:【传统家规文字实录】湖南益阳胡林翼:忧国如家为己任 不取一钱以自肥(3)

发布时间:2021-09-02 21:55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传统家规文字实录】湖南益阳胡林翼:忧国如家为己任 不取一钱以自肥(3)由成都新闻网采编:箴言中学校长 孟德良:箴言书院在开办四十多年内,培养了不少人才,有清末举人罗德源、周成厚、夏玉忠、贾兴元;有民国年间教育家陈天倪、曾运乾...

箴言中学校长 孟德良:箴言书院在开办四十多年内,培养了不少人才,有清末举人罗德源、周成厚、夏玉忠、贾兴元;有民国年间教育家陈天倪、曾运乾、张德藩,民主革命烈士刘安帮,国民革命军将军蔡钜猷等。近代以来,箴言书院定名箴言中学,学校发扬“公勇勤朴”的箴言精神,为社会培养人才。

 

●采访札记

公忠体国为已任 家国情怀代代传

胡林翼是晚清名臣,也是湘军创始人之一。相较于曾国藩、左宗堂等人,胡林翼的名字已被很多人淡忘。对胡林翼近距离的了解,首先从胡林翼陈列馆开始。迈入朱红色的大门,胡林翼铜像,堂堂而坐,宁静而威严。

在胡林翼陈列馆,遒劲的“欲正人心,引为已任”的书法,讲述着主人匡扶社稷、义无返顾的责任担当。怀揣“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抱负,胡林翼一路过关斩将,进京赶考,出仕为官。在“地无三尺平,人无三两银”的贵州安顺,胡林翼大胆整治吏治,通过办学、治匪,将安顺治理得井井有条。在湖北,他扩编湘军,统帅湘楚,将天下第一破烂之鄂,变成天下第一富强之省。胡林翼坚持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不贪污,不结党,不营私,不计毁誉,生时任劳任怨,死后官囊如洗。这份为官、为人的操守,不仅是一种道德,更是一种品格。

在胡林翼生命的最后十年,他殚精竭虑创建箴言书院,倾其所有造福一方百姓。直到如今,胡氏家族的兴学思想依然在延续。湖南大学文学院教授、胡林翼第五代孙女胡遂,就在岳麓书院,接受了我们的采访。在她看来,先人治学为报国。“士人读书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学识和能力,其终极目的还在于报效国家。”胡遂认为,胡门重学,就是希望子孙后代都能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而她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始终坚持以德为先,把教学与育人有机结合,教育学生首先要堂堂正正做人。

岁月流转,晃眼百年。瑶华山下,箴言中学的原址,青石残碑上镌刻着英雄将士当年的情谊,和胡林翼那份传承湖湘文化、藏书利于读书士子的莫大情怀。从一本书到一所学校,走过160多年的时光,先人最初的文化薪火依然升腾跳跃。明亮的教室里,林翼班的学子们响亮地朗读着《弟子箴言》,铿锵的声调,传递的是希望,更是力量。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49年生命旅程里中,胡林翼用躬行实践赋予生命以永恒的意义。作为读书人,他对事业忠诚,对国事关切。今天,这份公忠体国的担当精神,正在后辈的代代传承中熠熠生辉。(刘道远)

●专家点评

关山远:父亲和岳父共同打造的胡林翼

胡林翼与曾国藩、左宗棠并称,为晚清“同治中兴”名臣,相比曾、左两位湖南同乡,胡林翼身后知名度要小很多,但是,这是一个绝不应该被忽略的人。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领袖毛泽东同志字“润之”,就来自对胡林翼的敬仰--胡林翼号“润芝”。

简单说说胡林翼的事迹:官宦子弟出身,才华出众(曾国藩曾称“润芝才力过国藩十倍”),当过一段时间的浪荡公子,后来奋发图强,迅速崛起。先是将湖北治理得井井有条,“糜烂众弃之鄂”变为了“富强可宗之鄂”,源源不断为湘军提供后勤保障。他是湘军集团不可替代的顶梁柱,自己麾下有精锐部队,又将武昌打造成湘军后方重要基地,不断增进湘军高级将领的团结,还不遗余力协调湘军将领与满清贵族的关系--这一块很重要,满清贵族既希望湘军为之效力,又唯恐湘军尾大不掉。胡林翼为大局呕心沥血,最后咯血而亡,年仅49岁,若不是英年早逝,他的功名不亚于曾左二人--时人都认为胡林翼的治行才望在曾、左之上。

胡林翼为后人所称道的,不仅仅是他知兵、理财的才干,更因为他的人品--一是个人修行,为官清廉;二是扶持人才,胸襟广阔。

他为何能够成为这样的人?要从两个人说起,一个是他的父亲胡达源,一个是他的岳父陶澍。

胡达源读书很好,曾以一甲第三名进士及第,他对家人教育也很严格,传下四字家规“端敏恒毅”:“端”,人品端正;“敏”指思维敏捷,不因循守旧;“恒”是恒心;“毅”毅力。可以说,“端敏恒毅”在胡林翼身上得到很好的体现,他也将这四字家规传诸胡氏后人,影响至今。

相比父亲,岳父陶澍对胡林翼的影响更大。

陶澍也是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人,他政绩卓著,为人耿直。他与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三人关系十分密切,他的理学经世思想、改革思想、吏治思想、人才思想、爱国主义思想,对这三人影响很大。后人认为,曾左胡三人,可视为陶澍思想与事业的继承者和发扬者。

当然,陶澍与胡林翼的关系最为密切。在胡林翼还是一个8岁的顽童时,陶澍就看中了他,“惊为伟器”,决定把自己女儿许配给他。胡林翼19岁时与陶澍之女完婚,“倒插门”住进了陶家。陶澍时任两江总督,对这个女婿真是好,给他请名师授课,还亲自教他经世致用之学。

胡林翼本就是聪明人,一旦开窍,用功读书,很快就成了科场骄子。恰恰在他发奋读书求取功名的那几年,父亲与岳父相继去世,他失去了长辈的庇佑,但他已经真正长大了。他牢记着父辈的教诲,不断磨砺自我,不断提升自我,很快就在动荡岁月中,显示了力挽狂澜的才智。

他做人做事做官的风范都成为那个年代的楷模,例如,他是湘军的理财大师,但自己两袖清风,“誓不取官中一钱自肥”,时人评价他“位巡抚,将兵十年,于家无尺寸之积”。他在给家人的书信中这么写道:“我有钱,须做流传百年之好事,或培植人才,或追崇先祖,断不至自谋家计也。”这些文字,让人感佩至今。

他有坚忍的毅力,在乱世苦苦支撑,中流砥柱;他又有宽广的胸怀,识才、爱才和用才,可以说,没有胡林翼,也没有后来的曾国藩、左宗棠。《清史稿》是这么评价胡林翼的:“论其治事之宽严疏密若不相侔,而皆以长驾远驭,驱策群材,用能丕树伟绩。所莅者千里方圻,规画动关军事全局。使无其人,则曾国藩、左宗棠诸人失所匡扶凭藉,其成功且较难。”

对曾国藩,胡林翼甘做嫁衣,为他担任CEO、粮草官、公关先生多重角色,无怨无悔;对左宗棠,他曾七次举荐,堪称伯乐。胡林翼去世后,曾国藩、左宗棠均悲痛异常,左宗棠“有泪如丝”,在祭文中这样写道:“自公云亡,无与为善。孰拯我穷,孰救我褊?我忧何诉,我喜何告?我苦何怜,我死何吊?”

清人唐文治对胡林翼有两句恰如其分的赞语:“此其量,江海之量;此其心,江海之心也。”

是的,胡林翼是父亲和岳父的骄傲,他没有辜负他俩的心血;胡林翼更是胡氏后人的骄傲,他至今还在影响他们。

陶海洋:以做百姓之心做官,以治私事之心治官事

捍卫国家,是胡氏家训的第一条。胡林翼从投身科举仕途开始,他就与一般士人有着完全不同的人生定位。吏治腐败是导致社会矛盾趋于激烈的一个重要因素。胡林翼对于当时清朝官员的贪腐及其危害有切肤之痛。有鉴于此,胡林翼立誓清廉自律,做一名清官,“誓不取官中一钱自肥以贻前人羞”。从胡林翼家书可知,他不仅不污一钱,连自己的养廉银都很少贴补家用,往往“至发益阳私家之谷以济军食”,以捐廉助饷。对于贪污官员,胡林翼即予严惩,决无宽贷,要求粮台速议节俭约法,“粮台应办杂物,及年节送礼,三五日内,拟通饬各营,一律停止”,规定“不张盖、不设仪、不顶戴、不入署”的办事方式,对别人的馈赠,一概拒绝或交公。

胡林翼为官廉明,执政清新,建树不俗。胡林翼说:“吾辈做官,如仆之看家,若视主人之家如秦越之处则不忠莫大焉。”强调官员要“以做百姓之心做官,以治私事之心治官事”。胡林翼说“所禀四端,均有仁人之心,君子之度……择正人,不扰民。事事挟一至诚恻怛之心,以与民相见,便是实心爱养之道”,要求各级官吏禀承“仁爱”之心,拥军爱民,重视对病残和无依无靠的弱势群体的抚恤,要求待如兄弟。胡林翼严于律己,克己奉公,忧国忧民,以天下兴亡为己任。(江苏科技大学教授 陶海洋)

陶用舒:选贤任能 为国求才

【传统家规文字实录】湖南益阳胡林翼:忧国如家为己任 不取一钱以自肥(3)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