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江新闻:建设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社区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彰显温江情怀(2)

发布时间:2018-05-23 15:54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建设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社区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彰显温江情怀(2)由成都新闻网采编:和林模式即温江模式。纵观全区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工作,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鲜活实例举不胜举。如果说和林之美在于大田风光,那么寿安镇天星村的...

“和林模式”即“温江模式”。纵观全区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工作,“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鲜活实例举不胜举。如果说和林之美在于大田风光,那么寿安镇天星村的美却在产业发展上的生机之美。近日记者走进天星村,村民的生产生活原来是如此的美妙,和谐美丽,充满激情。在不经意间,记者看到,几个编艺工匠各司其职,搭梯子固支架,一个紫薇亭子正在编艺中。一个村民告诉记者,大型编艺产品,都是以互助的方式进行技术、劳务支持,在全村蔚然成风。近年,天星村以编艺产品挤身于新村行列,着力培育农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职业经理人等,以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为主体,推进和完善农村资本市场、农村金融和土地管理制度的改革创新,通过编艺产品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引领市场份额,最终落实到带动农民持续增收。村民王久成从事编艺 20 多年,2017 年是他收获最为理想的年份,因为地里的编艺产品在9月份几乎卖空了,一次性进账20多万元。近年,天星村以编艺产品为中心推动产业延伸发展,一是对种植方式和种植品种进行调整,善于向土地挖潜力、向资源要附加值;二是着眼农村内部结构调整,重点推动“由单一的农业种植向农产品深加工转变、由单一的农产品收入向打造农业景观消费场景转变、由单一的一产收入向一三互动融合发展转变”,从而实现农村的良性发展。村民增收门道越来越多:旅游收入、销售产品、技术交流……尤其是技术交流,目前天星工匠已拓展到全国各地,业务应接不暇。仅此一项占村民家庭收入三分之一,全年人均总收入4万多元。同样受到游客青睐的是和盛镇的紫薇产业园,近日记者来到土桥村,村党支部书记周兴术告诉记者,为迎接 2018 年旅游高峰的到来,在村委会的组织下,上百户村民自愿成立了紫薇合作社。土桥村的优势在于紫薇众多连片 5000 多亩,村里从卖树子到卖风景转变,村里的任何东西游客都十分感兴趣,地上跑的鸡鸭鹅兔,树上结的各种果实,连过去只能在兰花市场交易的兰花,在村里也成了抢手货。村民赖昌云对此感受很多,他说,他是一个兰花爱好者,平时屋里种植一些兰草,完全是自我观赏。去年赏花节时,他试着端几盆在路边销售,没想到卖出去几十盆,大大增加了家庭收入。他准备今年早作打算,争取卖更多的兰草。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工作推动现代都市农业聚集发展,人气商气打开了土桥村的紫薇销售市场,股东们看到了致富希望。他们经过去年节庆活动的“洗礼”后,眼光放得更远了,想法更多了,他们以合作社为平台,齐心协力实施院落自治,为在 2018 年节庆期间把最美的乡村环境展现给广大游客。为此,土桥村两委积极谋划,按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对全村现代都市农业发展进行了近期实施计划和远期宏观规划。

建设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社区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彰显温江情怀(2)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