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江新闻:建设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社区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彰显温江情怀(4)

发布时间:2018-05-23 15:54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建设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社区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彰显温江情怀(4)由成都新闻网采编:美丽乡村实现了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在城乡社区治理方面,我区也取得了显著成果。自全市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大会召开以来,我区坚持全面对表落实...

美丽乡村实现了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在城乡社区治理方面,我区也取得了显著成果。自全市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大会召开以来,我区坚持全面对表落实筑基、精准聚焦痛点提效、构建长效机制固本,深入实施“五大行动”,聚力破解“三大痛点”,健全完善四大机制。近年全区集成项目690个,投入和撬动资金 132 亿元,实施“双百”项目计划,推进“五大行动”,补齐公共服务短板,整体提升城市宜居性。柳城街道光华社区党支部书记周亚丽告诉记者,过去社区管理似乎有些无序,是管理上的痛点难点,如今通过城乡社区发展治理成立了联席会,件件事情都要管起来。尤其创新社区资源整合机制,以公共服务资金撬动社会力量参与,累计实施项目 62 个,投入资金 350 余万元;社区党组织成立“爱家光华”基金,通过直接募捐、特色项目筹款、有偿社会服务、公益集市等方式整合社会力量筹集资金,2017年共筹集资金 10 万余元,培育社区社会组织4个,扶持微公益项目10个。据周亚丽介绍,光华社区处于光华新城的核心区域,针对流动人口多、摊贩多、公共诉求多的特点,整合环光华公园资源,统筹布局党群服务中心、文化中心和综治中心、青年创咖中心、社区智慧医疗中心 5 大空间。同时聚焦商圈楼宇空间,针对商圈流动党员多、企业办证办照不便、青年人交友平台缺乏等问题,在德昆商圈、珠江商圈分别建立党群楼宇综合服务站,为流动党员提供党组织关系转接、党费缴纳、政治学习、群团服务等。聚焦商品小区空间,针对商住小区居民来源广、认同感低、家园氛围不浓等问题,在珠江国际花园等三个商住小区建立居民服务中心。在线上建立小区党群服务 QQ、微信群,打造居民沟通交流空间;在线下制定小区公约、小区议事协商管理办法,打造红柳市民聊吧,凝聚家园共识;在御景湾、珠江国际小区试点“合生活”智能小区服务平台,实现“智慧社区+物联网+移动互联”的智慧社区全空间服务。涌泉街道丽晶港小区则以补缺居民生活配套为目标。今年为提升公共服务配套,开发商积极支持配合,腾出闲置用房建成小区市民活动中心600平米,设置党员活动区、居民议事区、儿童玩乐区、老人休闲区等功能区域,还引进小型便民超市、设置宠物便亭4处。同时提升居民生活环境质量,对小区内部及周围的流动商贩、车辆停放、环境卫生等情况进行清理整治。完成对丽晶港 1 号门的改造,实现进出小区人车分流。组织志愿力量配合物管开展树木花草维护。居民们对目前的社区发展治理很是满意,认为生活质量比过去好了,幸福指数比过去高了。据了解,我区开展社区服务提升行动,启动“学到温江”“健康到温江”“舒适到温江”三大民生品牌三年行动计划。学到温江方面,拟新(改)建公立中学 8 所、小学 8 所、幼儿园 5 所(至 2022 年),目前已有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成都实外、七中嘉祥等优质民办学校入驻温江。健康到温江方面,拟迁建区医院、新建省精卫中心等公立医疗机构,全区公立医院床位达到4260个,目前已有丰隆国际医院、药明康德罕见病医院等民办医疗机构和中国人寿、太平、泰康等高端康养机构入驻温江。舒适到温江方面,拟新(改)建 55处文体设施、21 处农贸市场、107 处公厕(至 2022 年),新建四级绿道 538 公里(至2020年),实施江安河、杨柳河等全域水环境治理,启动公园城市规划。在城乡社区发展治理过程中,我区还营造崇德崇法、众创众评、共融共生“三大场景”彰显家园温度,为形成久远动力,制定“三大机制”推动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工作持续深化。本报记者张建国

建设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社区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彰显温江情怀(4)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