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医院内电针、火针、熏针、针刀等针灸、灸疗设备一应俱全,中医药服务量、中医药适宜技术开展种类数量、中医诊疗设备拥有量等均不同程度得到提高。数据显示,2016年,基层中医药适宜开展技术人次和收入分别较2012年上涨82.34%和79.89%。
优质中医药资源下沉带来的变化,让嘉士健喜笑颜开,“2016年以前,半年中医业务收入大概在8万元左右,而现在半年收入可达到30多万元。”数据提升的背后,是老百姓对于中医文化的认可,也是资源下沉,城乡共享同质服务的必然。
“治未病”深入人心
事实上,中医药在基层对于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老年病等有很好的疗效,其预防、保健、养生、康复的方法和技术在基层也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医生正在为患者贴三伏贴
在三河街道,一名患者正在接受一种新鲜的诊疗:将双手放在手掌模型检测仪上,与检测仪相连的电脑经过2分钟的检测分析,不一会儿,一份中医体检报告就从打印机传了出来。中医经络检测仪,俗称“中医CT”,通过健康状况评估,可进行“因人制宜”的治疗、预防、养生、调理。
为让“中医治未病深入人心”,我区积极探索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的有效途径和模式,“治未病”正是其中的重中之重。随着“治未病”工作的深入开展,我区把更多资源投入到健康预防上,将健康关口前移,通过中医治未病让老百姓早知病、少得病、不得病。中医药的服务对象由以病人为主拓展到病人、亚健康人和健康人,服务范围由医疗为主拓展到医疗、预防、保健、养生、康复等各方面,中医药的活力进一步增强,优势日益凸显,已逐步形成“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提供体系的框架。
近日,由省中医药信息学会治未病专业委员会主办,区中医医院承办的四川省中医治未病政策机制创新高峰论坛在我区举办。省中医药学会会长杨殿兴,省中医药信息学会会长王笳,国家科技专家库专...
3月23日至3月24日,由《中国中医药报》主办,省中医药管理局、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成都市中医管理局)、区卫生健康局大力支持,区中医医院承办的2019年全国中医药新闻宣传骨干培训班首期培训在...
近日,理塘县藏医院院长扎西泽让一行来到我区参加2019年对口支援帮扶座谈会。会议对2018年对口帮扶工作进行了总结,对2019年帮扶工作进行了安排。据悉,理塘县藏医院10名医务人员到区中医医院参...
会议现场 11月7日、8日,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做好中医医院评审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以贵阳中医学院第...
11月1日,四川省中医药信息学会治未病专委会成立大会在我区举行。四川中医药信息学会会长王笳,区人大常委会副...
启动仪式现场 6月15日,新都区纪委监委、区中医医院监医共建廉洁医院启动仪式在区中医院举行。此举是区纪委监委...
3月7日,区委书记许兴国率队调研中医药特色街区推进工作并提出要求。 许兴国一行沿着区中医院新、老院区连接点...
11月28日,我区在黄桷树广场举办以健康新都中医药文化节暨治未病大型公益活动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区政协副主席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