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都新闻: 致力“大健康” 打造“全生命周期”中医(4)

发布时间:2017-10-16 16:44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 致力“大健康” 打造“全生命周期”中医(4)由成都新闻网采编:如今,医院内电针、火针、熏针、针刀等针灸、灸疗设备一应俱全,中医药服务量、中医药适宜技术开展种类数量、中医诊疗设备拥有量等均不同程度得到...

如今,医院内电针、火针、熏针、针刀等针灸、灸疗设备一应俱全,中医药服务量、中医药适宜技术开展种类数量、中医诊疗设备拥有量等均不同程度得到提高。数据显示,2016年,基层中医药适宜开展技术人次和收入分别较2012年上涨82.34%和79.89%。

优质中医药资源下沉带来的变化,让嘉士健喜笑颜开,“2016年以前,半年中医业务收入大概在8万元左右,而现在半年收入可达到30多万元。”数据提升的背后,是老百姓对于中医文化的认可,也是资源下沉,城乡共享同质服务的必然。

“治未病”深入人心

事实上,中医药在基层对于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老年病等有很好的疗效,其预防、保健、养生、康复的方法和技术在基层也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致力“大健康” 打造“全生命周期”中医

医生正在为患者贴三伏贴

在三河街道,一名患者正在接受一种新鲜的诊疗:将双手放在手掌模型检测仪上,与检测仪相连的电脑经过2分钟的检测分析,不一会儿,一份中医体检报告就从打印机传了出来。中医经络检测仪,俗称“中医CT”,通过健康状况评估,可进行“因人制宜”的治疗、预防、养生、调理。

为让“中医治未病深入人心”,我区积极探索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的有效途径和模式,“治未病”正是其中的重中之重。随着“治未病”工作的深入开展,我区把更多资源投入到健康预防上,将健康关口前移,通过中医治未病让老百姓早知病、少得病、不得病。中医药的服务对象由以病人为主拓展到病人、亚健康人和健康人,服务范围由医疗为主拓展到医疗、预防、保健、养生、康复等各方面,中医药的活力进一步增强,优势日益凸显,已逐步形成“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提供体系的框架。

致力“大健康” 打造“全生命周期”中医(4)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