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个轨道交通大数据研究基地10 月12日宣布成立,旨在推动新都的轨道交通产业高质量发展。
悬挂式单轨车辆、现代有轨电车、磁悬车辆……在位于中车成都机车车辆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一辆辆流线型设计、极具现代气息的城市轨道列车颇为吸引眼球。今年12 月26 日,由中车成都公司设计制造的地铁7 号线列车即将成功运行一年,这是中车成都公司生产的首批地铁车辆,也是“新都造”首列铝合金A型地铁。
2014年8月28日“, 中车成都轨道交通产业园”项目落户新都,从项目破土动工到正式投产,全程仅用了315 天。从最早引入中车成都公司到如今的新都轨道交通产业园,这里的30 余家核心企业让新都的轨道交通产业集群和产业链条更加完备。“当前,新一轮城市大发展正促使城市轨道交通大发展,我们深刻把握发展新趋势、抓实发展新机遇,正加快构筑创新、质量、安全、开放、业态、人才‘六维支撑’产业格局,推动轨道交通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区相关负责人说。
好的产业离不开好的政策。翻看《新都区大力发展轨道交通产业专项政策26 条》,这些政策涵盖设立轨道交通产业发展基金、支持重大项目落地和总部经济引进、鼓励提升本地配套能力和支持产业联盟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协同创新、支持“两化融合”、鼓励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强化人才支撑等多个领域。
好的产业离不开好的企业。一场又一场的专项投资推介会马不停蹄。围绕轨道交通“九大核心技术”和“十大关键零部件”,我区已成功引进以中国中车为龙头,今创集团、新誉庞巴迪、德国克诺尔等企业为核心的行业标杆企业30余家,总投资超过130 亿元。
好的产业离不开创新。我区通过和西南交通大学开展合作,将共同建设占地1000 亩的西南交通大学轨道交通创新谷,打造以轨道交通国家质量基础(NQI)建设为牵引,国家轨道交通安全运营产业园为核心的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轨道交通产业创新高地。西南交通大学校长徐飞认为,当前轨道交通产业的市场边际不断延伸,体系愈发庞大复杂。
如何合理引导产业要素加快聚集?徐飞说,“产业+大数据”是最优路径。
再现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的寻香道项目将重点推进;着力呈现八街九坊十景的天府锦城项目加快推进;被称为公共交通出行利器的轨道交通线路在今年将开通3条;成都交通干线的又一鸿...
1月17日,我区召开氢燃料轨道交通示范线建设专题会。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工程中心原主任、西南交通大学教授钱清泉,区委书记许兴国,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院长、国家工程中心常务副主任...
轨道交通作为我市公共交通的骨干,按照规划,在2035年线网将达1696公里、线路将达35条,拥有714个站点和80个车辆基地。开展城市轨道交通场站综合开发专项规划是我市为落实TOD(公共交通为导向)城...
峰会现场 新都区投资促进百日擂台赛(第二季)重大项目签约仪式现场 10月12日,2018国际轨道交通产业发展新都峰会...
新都造地铁列车整装待发 近日,成都经信委公布了50家成都市轨道交通产业重点配套企业名录,川叔梳理名单时发现...
三香辉映轨交荣,文轨车书双创兴。5月25日,2018成都全球创新创业交易会暨丝绸之路地理信息系统国际研讨会轨道交...
会议现场 5月25日,新都区与西南交通大学联合举办的2018成都全球创新创业交易会暨丝绸之路地理信息系统国际研讨...
签约仪式现场 签约仪式现场 5月13日,我区与西南交通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和西南交通大学轨道交通创新谷入驻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