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点周边要构建形成“轨道+公交+慢行”的绿色交通体系。公交场站应在满足缓冲距离的条件下紧临站点出入口设置,公交首末站应与站点进行一体化设计;按高峰小时进出站慢行客流预测量15%~25%配置非机动车停车场,应在周边用地紧临出入口设置,不占用慢行通道。
在“颜值”方面,《设计导则》提出加强城市形态与风貌设计整体统筹。站点要塑造优美形态,形成“高低错落、疏密有致、整体协调、端庄典雅”的整体城市空间形态,注重公共功能设计,塑造有显示度的城市地标。
黄杨敏
标签:成都,轨道交通
黄杨敏 标签:社会...
7月15日,中国共产党成都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举行。 本报记者 杨永赤 王若冰 张青青 李冬 摄 中国共产...
创业天府菁蓉汇 区块链专场活动中 ■成都区块链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正式揭牌 ■区块链金融与安全实验室成立...
黄杨敏 标签:社会...
开放创新是成都未来发展的最大变量,天府文化是成都走向世界的独特名片。 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
作为第三届世界文化名城论坛天府论坛的重头戏,昨日,世界文化名城论坛秘书长保罗欧文斯通过线上的方式,重磅...
黄杨敏 标签:社会...
日前,我市印发《成都市智慧城市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以下简称《方案》)。根据《方案》,到2022年,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