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华区水畔经典的油水分离处理设备
成都是美食之都,大街小巷里遍布各种餐饮店,每天产生的餐厨垃圾该怎么处理呢?
成都市是国家首批33个餐厨垃圾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城市之一,目前市域范围内餐厨垃圾日产量约有1200吨。
为加强餐厨垃圾管理,2018年3月启动了成都高新区及原中心五城区试点推广餐厨垃圾前端分类减量工作,探索运用新技术、新设备,进行餐厨垃圾前端油、水、渣分离、仁和春天等大型商场试点餐厨垃圾就地生化处理、小区混合厨余垃圾就地化处理等创新之举,破解厨余垃圾处理之困。
餐厨垃圾智能分类减量
探索新技术实行油水渣分离
去年,餐厨垃圾前段分类减量试点在成都各地开花。新技术、新设备无疑成为助推剂。当前,成都市中心城区的3295家餐饮店,运用了一种新设备、新技术来处理餐厨垃圾。记者在武侯区剑南大道、武侯祠附近的串串店、高新区铁像寺水街的火锅店等多地见到过这种处理餐厨垃圾的新技术。
将一盆吃剩的火锅底料,倒入这台机器内,通过机器的过滤网,液体流了下去,固体残渣被滤网分出来。液体类污水继续分类,油被分装到下面的一个桶里,沉淀之后成为固体油脂,而剩下的水就流到下水道排走。仪表盘上会称重显示重量,实现了餐厨垃圾中水、油、渣的分类。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套设备和技术称之为餐厨垃圾智能分类减量设备和智慧监管平台。目前,成都开展餐厨垃圾前端分类减量工作,正是运用了这套系统。除了在前端对餐厨垃圾进行分类,废弃油脂的收集、运输、处理都实现了数据化监管,确保回收的油脂流向全程追溯、实时可查。政府有关部门也通过他们公司发布的数据,来监控辖区范围内的所有餐饮单位的类型、数量及餐厨垃圾、餐厨废弃油脂、餐厨固体废弃物的产生量和收运情况等数据信息。利用大数据手段,成都监管餐厨垃圾如同装上了“利齿”。
黄杨敏 标签:社会...
7月15日,中国共产党成都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举行。 本报记者 杨永赤 王若冰 张青青 李冬 摄 中国共产...
创业天府菁蓉汇 区块链专场活动中 ■成都区块链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正式揭牌 ■区块链金融与安全实验室成立...
黄杨敏 标签:社会...
开放创新是成都未来发展的最大变量,天府文化是成都走向世界的独特名片。 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
作为第三届世界文化名城论坛天府论坛的重头戏,昨日,世界文化名城论坛秘书长保罗欧文斯通过线上的方式,重磅...
黄杨敏 标签:社会...
日前,我市印发《成都市智慧城市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以下简称《方案》)。根据《方案》,到2022年,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