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都新闻: 成都日产1200吨厨余垃圾 如何就地分类减量处置(3)

发布时间:2019-03-30 02:20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 成都日产1200吨厨余垃圾 如何就地分类减量处置(3)由成都新闻网采编:为进一步推进企业餐厨垃圾前端减量,今年,成都还将建设26个餐厨垃圾就地生化处理点。同时,探索建成濛阳果蔬垃圾堆肥处理项目(160-170吨/日),推...

为进一步推进企业餐厨垃圾前端减量,今年,成都还将建设26个餐厨垃圾就地生化处理点。同时,探索建成濛阳果蔬垃圾堆肥处理项目(160-170吨/日),推动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水平不断提升。

小区处置餐余有妙计

餐厨垃圾就地成肥料

“现在,我们小区连剩菜剩饭都可以分类回收了。”在成华区水畔经典,小区住户李阿姨指着身后的指示牌说。在绿化带边沿,有一台“家庭餐厨垃圾油水分离机”,银色的箱子用于居民倾倒厨余垃圾,金色的箱子负责抽走垃圾中的液体进行油水分离,通过过滤处置后将废水直接排入污水管网,废油储存回收。让分类更便捷,这个餐厨垃圾分类回收点的小区居民感受到,垃圾分类成为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每天小区会处理近30公斤的餐厨垃圾,越来越多的小区居民愿意到这里来分类餐厨垃圾了。

小区物业、环保公司和城管部门都能通过智能监管平台对小区废油回收进行全程在线监控,这样的智能监管模式,架构了餐厨垃圾智能收集、运输及资源化利用全闭环,实现餐厨垃圾就地分类减量。

餐厨垃圾对环境污染较大,这也成为小区努力探索处理餐余的动因之一。青羊区八宝街社区王家塘12号院小区里,居民垃圾分类率达到90%,分出来的厨余垃圾混合小区绿化垃圾进行就地资源化处理,变成了肥料,真正实现变废为宝。据悉,该小区内所有绿植的肥料均来自堆肥,剩余的肥料还曾转送给其他小区。站在院落的垃圾房旁,没有想象中的臭味,地面也不油腻。

如何促进垃圾分类与社区居民自治深度融合?水畔经典和王家塘12号院的餐厨垃圾分类成果吸引了不少社区环境治理、社区营造方面的人或集体来参观学习。市城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要将垃圾分类与居民享有的社区公共服务及参与公共事务的权利相衔接,搭建社区议事协商平台,引导居民参与讨论和解决类似于生活垃圾分类这样的生活议题,有效激发社区居民自治。

新闻拓展

餐厨垃圾处置还有两种方式

除了前端分类减量,成都餐厨垃圾收运处置模式分为政府集中收运处置和社会收运处置两类——

□政府集中收运处置模式由属地进行收运,由市级处置项目集中处置,目前5+2城区实际收运处置能力为300吨/日。

成都日产1200吨厨余垃圾 如何就地分类减量处置(3)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