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淑,女。原名罗世弥(1903-1938),简阳外四乡人。偶用笔名石每,1903年12月19日生于四川成都。其父罗树屏于1912年在简阳县城北盛产井盐的老马湾买下一处宅子,十来口盐井和一处与住宅相连的熬盐的灶房,举家迁到乡下定居。
对于罗淑来说,老马湾是个既美又丑,既宁静又凶险的地方。熬盐的灶房里面的景象使人惊心动魄:一排四口大热盐锅,每口锅的直径都在二米半左右,日夜不断地翻滚着大白泡。那舀盐水的大木构,起盐的大铁铲,都不是一般人举得起、使得动的。灶匠从头至脚被烟熏得漆黑,尤其是脸,乌黑一团,只看得出两个白眼珠,骨瘦如柴,鬼怪一般。盐灶砌得很低,几与地平,灶匠添盐水的时候,万一被煤烟和水蒸汽迷糊了眼睛,就有失足跌下沸腾着白色溶液的盐锅的危险,起盐的时候更是艰险,要把达几百度高温的炽红的巨大盐抉从大锅里撬出来,抬到地上逐渐冷却。罗淑熟悉这可怖的灶房,熟悉在这里干活的人们,听过盐工掉进盐锅被烫死的故事。
罗淑有个哥哥叫罗世安,与好友马宗融赴法留学,罗淑常与其兄通信,故受到新思想的影响。罗淑的思想也起了变化,新思想激励着罗淑的心,她希望走出家门,到外面的大世界去看看,去学习新知识;她想要像哥哥那样去学外国文,或者别的实实在在的东西。
1921年,罗淑进简阳女校。女校毕业后,于1923年转到成都一女师旧制中学第十班。1927年进了一女师的高级中学师范科第二班,立志毕业后做一名教师。
罗世安、马宗融到了巴黎,一面做印刷工人,一面勤学法文。由于罗世安文字清通,写得一手好字,脾气又温驯,很快被华侨协社看中,请去当了一名办事员。不久又被推荐到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团去帮忙,从此一步步踏入外交界,成了一个小官。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