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孝祥的父亲张祁,据清咸丰《简州志》载:“张祁,字晋彦,号总得居士,简州人”。《宣城张氏信谱传》记载:张孝祥“父祈任直秘阁、淮南转运判官。金人寇和州,随父渡江,居芜湖升仙桥西。转运公尝面池筑室为读书所”。可见其父张祈最初是宋朝的一个小官,另据《宋史》张孝祥传载,张祈与当时秦桧的宿敌、著名理学家、思想家胡寅交往甚厚,共论天下大事。正当张祁仕途顺利时,发生了一件既是大好事又暗藏隐祸的事情:绍兴二十四(1154)年,张祁的儿子张孝祥中了状元! 而张孝祥中状元真可谓经历了一番惊心动魄的曲折。此次考试完全被秦桧一党左右着。据史载秦桧有意让自己的孙子秦埙中状元,又知道自己的心腹汤思退将被皇帝任命为主考官,于是派人叫汤思退,说秦桧有请,汤一听,宰相恩人有请,自然不敢说二话,立马进了秦府,座于客厅,结果等了许久,不见秦桧,又不敢离开,厅内陈设仅椅桌而己,唯有桌上置一装订华美的文章,于是顺手拿来就读,谁知读来感觉不错,于是反复读多遍,到几乎能背诵时,管家才来通知说宰相有事不来了,请回吧。这事也就过去了,谁知不久,皇帝下诏汤思退任主考,汤思退这才恍然大悟,秦桧的目的在其孙子,这个马屁该拍。于是以看过的文章命题,其实他看的文章也是别人写的。秦桧有意安排,自然状元非秦埙莫属了。虽然张孝祥比秦埙无论文章还是书法都技高一筹,但汤思退等人还是把秦排在第一位,张孝祥次之。但等按照排好的次序将策对呈给宋高宗御览时,宋高宗读了秦埙的策对,只觉得“皆桧套语”,毫无新意。张孝祥的却让高宗眼前一亮,耳目一新,于是高宗“亲擢首选”将张孝祥点为状元。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