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拼图是个力气活儿,那么给石棺“美白”就是一个精细活儿了。文物修复人员戴着口罩,拿着软毛刷拉网式清理表面灰尘,对于一些易溶于水的污垢,就要使用毛笔蘸取去离子水擦拭,在一些边角处,还必须用气枪吹扫,随后用文物吸尘器来清洗。
对于文物表面较为坚硬、难溶于水的污染物,就必须动用高科技了,,蒸汽清洗机、超声波清洗机、电动刻字笔等物理方法和乙醇溶液、丙酮溶液等化学方法逐一试验,选择最合适的方法去除。
“生物斑迹最难去除。”修复人员表示,这些都是苔藓地衣等生物生长或死去后在表面沉积造成的,颜色为墨绿色或黑色,由于表面沉积物颗粒较细,已经深入石材的微孔隙中,一般的表面擦洗难以去除,必须使用高温水蒸气清洗。
美容的最后工序就是使用“面膜”,这也是针对石质文物脱盐的通用办法。修复人员采用进口纯纤维素脱盐纸浆作为吸附材料,用刮刀和棕刷将用去离子水湿润的纸浆均匀地贴敷在文物表面,使纸浆与文物紧密相贴,待纸浆层干翘后揭下纸层,如此反复进行多次。“贴敷吸附法能够延长水与石质文物表面的接触时间,同时降低水的渗透深度,能够有效清除岩石本身及清洗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可溶盐,不会损伤石质”。
之后还要对修补部位出现的色差进行处理,待配补处干透之后打磨平整,用天然矿物颜料给配补处上色,再扑上石粉使颜色看起来更自然,与文物本体颜色更相近,提升文物修复后的艺术价值。
4
恢复如初
石棺解码历史信息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