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的加密,也让越来越多的成都人搭着地铁,过上了高美玲这种“加速度”的生活。“可以说,地铁彻底改变了我的生活方式。”住在温江区的刘明敏如今每天早上7点起床,搭地铁到春熙路的公司上班。一条地铁线路,串起了两地的同城生活。
这组数据或许更有代表性。2012年9月29日,在当年中秋和国庆双节来临之际,成都地铁单日客流首次突破50万乘次,创造了当时的客流记录。2017年9月30日,受国庆节及通勤客流叠加影响,成都地铁当日运输乘客272.97万乘次。其中,地铁3、4、10号线分别刷新各自单日单线纪录,地铁10号线客流首次突破5万乘次,今年内第六次刷新了客流的最高记录。前后对比,五年内,客流几乎是增加了五倍。数据的背后,是成都地铁加速成网,快速发展的注脚,更是轨道交通对这座拥有上千万人口城市生活方式的深刻改变。
建骨干轨道网
未来形成半小时轨道通勤圈
五年前,成都地铁还只有南北向的1号线一期和东南-西北向的2号线一期,两者组成一个弯曲的“十”字,看起来略微单薄。
2016年7月31日,地铁3号线一期开通。成都地铁线网中最为重要的“米字骨架”正式成型。地铁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地铁3号线的开通,标志着成都地铁网络化运营时代全面开启。至此,投入运营的换乘车站增加至6座,其中新增3个换乘站,省体育馆站同1号线采用十字换乘,春熙路站、市二医院站分别同2号线、4号线采用T型换乘,成都地铁线网“米”字型骨干网已经成型,极大地缓解了成都市区的交通压力。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