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介绍,水井坊遗址在锦江河边的水井街上,从这条街的15号到23号,是全兴集团的厂房与酿酒车间。1998年8月车间进行技术改造,安装天然气管道,在挖到约2米深时,发现了类似锅盖似的硬物,继而又挖出灶台,还有残留的锅烟灰,当时惊动了四川省、成都市文物考古部门。从1998年9月到1999年4月,经过勘测发掘,激动人心的一幕出现了:这里是一座完整埋藏在地下的酿酒作坊,已发掘的遗迹有晾堂3座、酒窖8口、炉灶4座、灰坑4个,以及路基、木柱、酿酒设备基座等。晾堂的年代分属明、清和现代,制作材料有砖和三合土。酒窖多呈斗状,内壁及底部采用精选的纯净黄泥填抹而成;酿酒设备基础为砖石混砌的圆筒状,底部平铺环状石盘,其上起砌两圈立壁,外表用灰浆抹平。出土的陶瓷器众多,器皿有碗、盘、钵、盆等,瓷器铀分青花、白铀、青铀等,以青花瓷数量最多,发现的遗址总面积约1700平方米。
追溯历史
佳酿传承六百年
“水井坊酿酒历史已有六百多年,其酿造方法至今仍不间断地使用,被相关专家誉为‘活文物’。”水井坊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告诉笔者。全兴酒的酿造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全兴酒的前身是明代的薛涛酒,薛涛酒是传承了宋代锦江边酿制的蜀中名酒“锦江春”的酿造技术,到元末明初技艺已经非常成熟。这两种酒酿制的作坊,就在水井街一带,水井坊遗址之处。
据记载,明末清初,有王氏兄弟两位客商,先经营酒店,后经营酿造,在成都东门外的大佛寺旁水井街开起了酿酒作坊。作坊名福升全(即水井坊前身),谐“佛身全”之音,传承宋明的酿酒技艺,酿造的酒味醇甘洌。为扩大发展,王代后人又在城内创建全兴成烤房和永兴烧房,后来从福升全作坊到全兴成烤房和永兴烧房,所产的酒统称全兴酒。故而水井坊所产之佳酿具有悠久的历史,其间经过代代传人的不断总结、提炼、完善、传承,先后存在、酿制有“锦江春”“薛涛酒”“天号陈”“八百春”“福升全”“全兴成”“全兴大曲”“水井坊”等字号、品牌。
白酒行业的“活文物”
再现酿造全过程
锦江区总工会联系引导劳动领域社会组织开展心理援建服务进炉霍 为关心关爱职工心理健康,不断提升职工生活品质,进一步推动广大干部职工心理健康服务工作,把关心职工健康落到实处。8月31日...
10月份以来,水井坊街道各社区积极响应,迅速组织召开了“阳光问责问廉”坝坝会,扎实推动不作为及“懒散拖”问...
为扎实推进街道今年党风廉政工作全面落实落地,使党风廉政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6月27日上午,水井坊街道党...
近日,水井坊街道党工委召开2018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签订仪式暨党风廉政工作会。...
5月18日,由成都市锦江区文体旅局、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主办,成都市廉洁文化教育示范点李劼人故居纪念馆承办...
水井坊社区于6月15日组织开展了“深化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党员活动日。...
2018年6月6日端午节前夕,由水井坊街道交子社区牵头,居民群众参与的包粽子活动在点将台西二巷9号院展开。...
近日,水井坊街道开展了“福娃贺岁”社区新春年会暨水井坊街道第69期主题义集活动。活动通过公益演出、爱心义卖的形式,在新春佳节来临之际,为广大社区居民尤其是困境人群、困境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