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堂新闻:学讲话·品典故 | 从历史启迪中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5)

发布时间:2019-04-17 20:22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学讲话·品典故 | 从历史启迪中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5)由成都新闻网采编:清代著名思想家龚自珍在《定庵续集》中,曾这样强调历史的重要性: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这就是说,了解历史,就了解了世间...

清代著名思想家龚自珍在《定庵续集》中,曾这样强调历史的重要性:“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这就是说,了解历史,就了解了世间大道;而要一个国家灭亡,首要方法是让它的历史消亡,没有历史的国家,也就不复存在了。

中华民族历来就高度重视历史,强调尊重历史、赓续传统。首先是因为,历史在中国社会中具有借鉴意义。通过写史、论史、读史,通过总结大量兴亡规律和众多得失经验之后,人们发现,不同的时代时常演绎着相同的道理,常变的天空总是上演着不变的人情故事。这样一来,历史的警醒就显得格外意味深长:看史,不是在看别人的旧时旧景,而是在看自己的今夕明夕;学史,不是在学“前事不忘”的老掉牙故事,而是在学“后事之师”的规律性智慧。历史,不是陈腐的昨日之舟,而是当明日浪头来袭时,我们能否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去驾驭好自己那一艘驶向未来的命运之船——我们不知道未来该怎样前进,那就看过去是怎样走来;一路走来的历史经验,可以指导将来的未知征程。

中国人重史,还因为历史对中华民族具有传承的意义。是历史,蕴育出了一个民族源远流长的精魂所在;是历史,谱写出了一个社会集体认同的价值观念;是历史,息息相关着属于一个国家全体背负的骄傲与沉重;是历史,滚滚奔腾着属于民族中每一个人的血脉传承与文化基因。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及的,“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不念过去,必然会茫然于现在,迷失于未来;背叛昨天,必然会失守了今天,丢弃了明天。忘记了历史中的血泪荣耀,就会背叛肩上的责任使命;忘记了历史中的经验智慧,就会背叛自有的文明意识;忘记了历史中的传统价值,就会背叛民族的精神家园。而这,才是最为可怕的流离失所。

学讲话·品典故 | 从历史启迪中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5)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