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总是出现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大妈的肉饼渐渐开始被食客们称之为“鬼饼”。口口相传后,“阜成门大妈鬼饼”的名号也越来越为大家所熟知。
看不见的饼香
大妈的出摊规律第一次被打破出现在今年3月底。3月22日那天,“大妈”第一次在朋友圈提到,“最近管得太紧,至少每天都得十二点半以后出摊。”同月26日,“大妈”在朋友圈通知大家:“近期管得太严,大妈今天只能在家做肉饼了,肉饼和鸭蛋需要打包带走。由于在家里不能影响邻居休息,只能做到11点。需要的亲,可以预订,到大妈每天出摊的地方来取。”此后,每天在家做肉饼、提前预订再上门自取成为大妈鬼饼新的经营方式。
据大妈的女儿介绍,母亲摆摊已经有很多年,但从一开始就“没名,也没有执照,也没啥秘方,就是路边摊”。甚至流传甚广的“大妈鬼饼”也是别人给起的,大妈自己也不清楚具体是什么时候自己做的饼就成了“鬼饼”,只是大家都这么叫,就用了这个名字。
大妈不再出摊后,深夜的阜成门街头,再也不见排队买饼的独特景象,但许多人仍保留了去大妈那儿买一块肉饼的习惯。小乐住在离阜成门几公里外的地方,今年3月第一次听说了“大妈鬼饼”的存在,立马就去尝试了下,“其实说多好吃也不一定,主要是得拔个草。”小乐记得自己第一次去的时候,大妈的摊前还排着长长的队,“寒风瑟瑟中至少等一个小时。”吃过一次后,小乐就喜欢上了大妈烙的肉饼,“尤其是晚上饿了,周围没啥吃的,闻见肉饼的味道,再来点小米粥,确实解气。”
不确定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