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驿新闻:6年来无一误报漏报

发布时间:2017-08-20 17:49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6年来无一误报漏报由成都新闻网采编:...
发布日期: 2017-08-18  作者:李岩  来源:北京青年报  

  ICL系统成功预警38次破坏性地震 北青报记者专访系统设计者王暾

  “提前20秒预警可降63%伤亡人数”

  8月8日晚,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我国提前逾一分钟发出预警。

  这不是预警系统第一次发挥作用。

  2011年4月,ICL系统首次成功预警,意味着中国继墨西哥、日本后,成为第三个有能力向公众发布地震预警的国家。彼时至今,该系统已成功预警38次破坏性地震,6年来无一误报、漏报。

  此次,北京青年报记者专访ICL预警系统设计者——成都市高新区减灾研究所所长王暾博士,为你揭开地震预警乃至预报的神秘面纱。

  对话人:王暾

  成都市高新区减灾研究所所长、

  ICL预警系统设计者

  时效 距离震中越远可“越早”接到预警

  北青报:此次九寨沟地震,预警系统提前了多长时间预警?

  王暾:针对九寨沟7.0级地震,ICL预警系统提前71秒通过手机及专用终端为成都市发出预警信息,提前40秒通过汶川县电视台发出预警,提前19秒为甘肃陇南市发出预警。

  北青报:为什么向不同地区发送的预警时间不同?

  王暾:预警均是系统在同一时间自动向外发出,只是不同地区距震中距离不同,因此收到预警后的反应时间会有差别,这和预警原理有关。

  北青报:什么是预警原理?目前只能对地震进行预警,而不是预报吗?

  王暾:是的,目前只能做到预警。预警是指在地震发生后,传感器可以及时探测到,并赶在地震波传来之前将预警信号发出。实际上是利用电信号的速度比地震波快,用这个优势来打“时间差”。

6年来无一误报漏报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