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一旦戴上导盲鞍,或是徐清准备出行走路时,呆萌立刻收敛了。听口令、变方向、神气地踱着步子,不受来往之客的干扰。每逢外出,徐清习惯给她穿上红色的工作服,上面有中英双语标注的“导盲犬”、“中国导盲犬大连培训基地”标示。项圈上有服役牌,写着犬的名字、出生年月、使用者、联系电话等信息。
这仍未能减少,徐清出行时一遍遍的解释。11月3日17时许,徐清结束了一场讨论会,牵着呆萌从北京地铁10号线金台夕照A口进站。她用残疾人证换了一张地铁票,朝验票闸机口走去。地铁工作人员拦下了她,以“未给导盲犬佩戴防护用具”为由禁止乘坐地铁。
按照2015年5月1日正式实施的《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条例》,视力残障者携带导盲犬进站乘车,应当出示视力残障证件和导盲犬证,导盲犬应当佩戴导盲鞍和防止伤人的护具。据地铁方对媒体的回应,护具通常指的是嘴罩。
中国导盲犬大连培训基地的工作人员梁佳介绍,导盲犬没有伤人的先例,虽然结束专业培训后,他们会配发嘴罩,大都是为了配合安检而暂时使用。长时间佩戴,不利于其专业工作。“戴上护具不利于犬散热,这会影响导盲犬工作时专注状态,反而会更不安全。”
梁佳解释,犬有攻击倾向一般有两种原因,一种是原发性的,与基因有关;另一种后发性,是人为或环境造成的。“大连基地的导盲犬全部都是自己繁育的,没有捐赠犬,上溯几代都没有哪怕微小的护食行为存在。虽然是金毛或拉布拉多,但导盲犬与一般宠物犬不同,经过了长达2-3年的培训、长期跟踪记录”。在美国、日本等国家,导盲犬在工作期间可以不用佩戴嘴罩,“有的国家导盲犬在1岁以前需要在嘴上系一根绳子,但这并不是口罩,狗的舌头是可以伸出来的。”
平时徐清出行乘坐地铁、公交少有被拒。此次被拦阻,是第一次遇到,她与对方争辩了近7个小时,中途民警介入,最终仍未能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