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责建设航站楼东北、东南、中南、西南、西北五座放射状指廊的,是北京建工集团。这五座指廊总建筑面积达到30万平方米。正是因为这样的“五指”结构,可以最大限度方便旅客登机换乘,建成后旅客从航站楼大厅沿指廊前往最远端登机口,最多只需要8分钟。
此外,五座指廊还将分别建造丝绸、茶叶、瓷器等中国传统文化主题园区,为候机旅客提供更加舒适的旅行体验。
未来的北京新机场为交通接驳构建了立体交通格局,京雄城际、轨道交通新机场线、R4线三条轨道交通线路将直接下穿由北京建工施工的航站楼中南指廊。
机场下边跑火车,这在全国机场航站楼建设中尚属首次。中南指廊,也是北京建工承揽五座指廊中体量最大的一座,由此成为项目部全力确保的重中之重。
为了减震,核心区采用了橡胶柱,而中南指廊下面有三条相对独立的隧道,也实现了一次性浇筑成功。
“这些混凝土结构或许不是旅客的关注重点,但是我们却在以更强的力量保障未来列车的平安运行和接驳。哪怕一个小小的细节,都要让乘客在新机场航站楼感受到中国建设的品质。”建工北京新机场项目总承包部经理郭双朝说。
市新机场办相关负责人表示,预计到2018年底,新机场主体工程基本完工、航空公司基地、空管、供油、口岸等设施加快实施,为2019年验收、调试、演练和试运行奠定基础。
安置房:
一号工程让回迁居民满意
距离新机场工地不远,一处体量接近200万平方米的安置房社区已然耸立。其中,机场红线内伐移的树木,已经化身这个小区的木屑树池、碳化木垃圾箱、碳化木座椅,继续陪在为机场建设而搬迁的老百姓身边。
“我们要把这些房子,好好地交付到老百姓手上。”大兴区安置房建设相关负责人说。
2015年7月10日,新机场拆迁签约工作正式开始,一期工程需要整体搬迁的就有13个村庄,涉及到两万多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