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马桑树属落叶灌木,多枝丛生,一簇一簇,枝条易脆但树干绵扎,弯弯曲曲,也长不高大。熬过冬季的马桑树,沐浴春风,满山的马桑树就吐翠滴绿,显示出强劲的生命力。在西南地区和华中的湘西鄂北(广义的西南),却广泛流传着马桑过去是高大乔木的民间传说,只是近两三百年才变成又矮又弯的簇生灌木。西南地区至今还有很多采用马桑巨古建筑的寺院、古寨、祠堂,时间一般在明代中叶之前。在西南地区马桑树取代了其他“桑”与神树,而专一司职于通天神树,是吸纳太阳神树扶桑及桑材(社树)的结果。萧兵先生在《楚辞与神话》下了一个大包围,认为古桑林是扶桑、空桑、穷桑三桑的“群化”构成的圣林,扶桑、建木、若木等神树都是太阳神树兼世界树或宇宙树。
■马桑的变异
山巅高大而山下矮小
马桑树是连接天地的“天梯”,在民俗里得到了不可思议地放大。
蜀地民俗里,马桑树如何变矮的呢?米易县民间的传说附会到张飞身上:说是张飞途经一处马桑林困乏极了,便把马拴在树干上,自己在树下睡了一觉。醒来一看傻眼了:马桑树已长得老高,马儿在树干上吊死了!气得张飞用马鞭子狠抽树子,骂树长得太快太高,活活吊死了他的马……从此马桑树就变成了又矮又小的灌木了。后来又有传说,与黄虎张献忠扯上了关系。蜀地谚语“马桑树长得高,长不到三尺要勾腰”“马桑树长得快,一年发个嫩苔苔”便是明证。
我请教过成都市植物园研究员刘晓莉:“马桑树有无可能因为虫害、季候变化等原因而发生基因变异的可能?”她慎重答复,研究显示马桑全株有毒,尤以嫩叶及未成熟的果实毒性较大。但植物学中尚未有马桑树由高变小、成为另外一个种属的学术证据。中国历代文献中《艺文类聚·木部》《本草纲目》《救荒本草》《植物名实图考》等经典,均无马桑树记载,亦无马桑树是乔木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