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史记》说颛顼是黄帝之孙,似乎还差了一代。《山海经·海内经》记载是:“黄帝妻雷祖,生昌意。昌意降处若水,生韩流。”韩流又“取淖子曰阿女,生帝颛顼。”就是说,颛顼为黄帝的玄孙。《史记》又以“静渊有谋,疏通知事”来描述颛顼,可见颛顼是沉静博识、聪明敏慧的人物,在民众中具有相当威信。对此也有不同理解,比如王先谦补注:“《说文》‘颛’下云:头颛谨皃。此言颛颛,状其蠢蒙无所知识,亦从谨字生训。”就是拘谨木讷的意思。
■睡石枕习俗
磨砺出会挣钱的脑壳
颛顼两个字,直指头颅。长相成为了一个人的名头,隐喻叠生,这是为何?根据史籍文献中的线索,我判定:颛顼为头颅尖、扁而长,这一描述与考古发现我国先民中所存在的人工枕骨变形现象相吻合。
米易县的一些乡村,至今还有小孩睡石枕头的习俗。又冷又硬的石枕头,极不舒服,但却是命定的大脑清新剂。安宁河里盛产奇石,一直是寻宝者觊觎的所在。石枕清热泻火、疏通经络、安神降压、清脑醒神之功。十几年下来,一个人的头骨变得狭长是完全可能的。
“煩”字为会意,从页,从火。“頁”是指人头,“头”和“火”组合在一起,就代表头脑发热的状态。《说文解字》指出:“烦,热头痛也”,就是民间常说的上火发烧、头疼脑热。
四川方言里称头部为脑壳,脑壳又分前脑与后脑,有意思的是,米易县民间至今流传着这样的“相面术”,说一个人有无前途,首先要看这个人脑壳的凸凹:“前啄金,后啄银”。这里的“啄”不念zhuó,在四川方言里要念zhuā,指人的前额或后脑勺的丰隆。意思就是,前额突出命好,可以挣大钱;后脑勺突出命也不错,可以挣小钱;如果前后额都不突出,加上顶门也平塌,没有“三突出”,这个人脑瓜子就比较笨了,命就不好,什么钱也挣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