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羊新闻:习近平总书记的语言魅力(3)

发布时间:2018-04-17 18:08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习近平总书记的语言魅力(3)由成都新闻网采编:他用《晏子春秋》里的德莫高于爱民,行莫贱于害民说明党员干部要牢记宗旨的重要性;用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告诫党员干部要从细节琐事提...

他用《晏子春秋》里的“德莫高于爱民,行莫贱于害民”说明党员干部要牢记宗旨的重要性;用“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告诫党员干部要从细节琐事提高自身拒腐防变的能力;以“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来说明党员领导干部要时刻摆正立场,真正站在人民立场,培养对人民群众的真挚感情。

高瞻远瞩,纵横捭阖。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把中国的发展放在世界中来看,对人类历史的发展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发展都给予了更多的关注,显示了卓越的世界眼光和领袖风范。

习近平总书记以博大的胸怀思考“世界怎么了?”“人类怎么办?”等事关人类命运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断,引领世界发展的潮流。201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第一次向世界提出“命运共同体”理念。随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被写入联合国决议、安理会决议、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决议,正日益凸显其时代价值,显示出强大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

习近平总书记的语言特色从何而来?

习近平总书记独具标识和印记的语言风格的形成有着深厚的土壤和基础。

——来自于高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习近平总书记既有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的深刻洞察力和战略远见,又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非凡理论造诣和深厚文化底蕴。习近平总书记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高超理论素养和卓越理论建树是其语言特色的理论基础。

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特别重视中央政治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中央政治局先后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即当代中国的科学社会主义问题等进行3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集中学习,以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进一步提高思想理论水平、战略思维能力、科学决策能力、驾驭全局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的语言魅力(3)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