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在位将近46年,以君臣交恶、不理朝政著称,“大礼议”成了他跟臣子斗气的开始。明明不合礼法的事,皇帝要硬来,朝中有些无耻之辈也要硬捧,但更多的人,坚决反对,其中包括杨廷和、杨慎父子。皇帝不听,于是杨廷和辞官归里,杨慎一再上书辞职,不愿与“无耻小人”同列共事。皇帝还是不听,正式下诏改称生父为恭穆皇帝,君臣冲突转为剧烈,杨慎“偕廷臣伏左顺门力谏”,皇帝震怒了,开始暴力镇压,“命执首八人下诏狱”。消息传出,群情激愤。杨慎约集大臣二百多人,激动地说:“国家养士一百五十年,仗节死义,正在今日。”他们一起摇门大哭,抗议非法逮捕朝臣,声彻宫廷,“帝益怒,悉下诏狱,廷杖之。”
这是明朝政治史上血腥的一幕:180多人被逮下狱,四品以上夺俸,五品以下廷杖,当场杖死16人。10日后,再杖杨慎等为首7人,又一人杖死。杨慎以“首倡”之罪,永远充军烟瘅之地,谪戍永昌卫(今中缅边境的云南保山),时年37岁。
从前途无量的五品京官,到遍体鳞伤的的流放者;从名动天下的状元,到为天子忌恨的罪人;从繁华的京城,到蛮荒的边疆--杨慎就这么完成了人生的大扭转。
他后悔吗?
从杨慎留下的诗文来看,他在遥远的流放地,在漫长的流放时间里,那般思念家人朋友,也感叹过流放生涯的漫长与无奈--他至死才结束了流放。但是,他一直认为自己没有错。
他和那些在宫门外大哭的同僚,是有信仰支撑的人--要以礼法治国。对于杨慎来说,流放是大不幸;但对于他流放的云南来说,却是一大幸。杨慎与解缙、徐渭并称“明朝三大才子”,后世学者大都认为,杨慎学问最为渊博,足以排名第一。杨慎居云南30余年,他的大部分作品都创作于云南,不仅自己著作等身,也使云南文学迎来了文学史上第一个创作的高潮。
廉洁青羊 青羊区纪委 青羊区纪委网站 廉洁青羊网站 青羊纪委 青羊纪委网站 青羊区纪委监察局 青羊区纪委官方网站...
廉洁青羊 青羊区纪委 青羊区纪委网站 廉洁青羊网站 青羊纪委 青羊纪委网站 青羊区纪委监察局 青羊区纪委官方网站...
廉洁青羊 青羊区纪委 青羊区纪委网站 廉洁青羊网站 青羊纪委 青羊纪委网站 青羊区纪委监察局 青羊区纪委官方网站...
廉洁青羊 青羊区纪委 青羊区纪委网站 廉洁青羊网站 青羊纪委 青羊纪委网站 青羊区纪委监察局 青羊区纪委官方网站...
廉洁青羊 青羊区纪委 青羊区纪委网站 廉洁青羊网站 青羊纪委 青羊纪委网站 青羊区纪委监察局 青羊区纪委官方网站...
廉洁青羊 青羊区纪委 青羊区纪委网站 廉洁青羊网站 青羊纪委 青羊纪委网站 青羊区纪委监察局 青羊区纪委官方网站...
廉洁青羊 青羊区纪委 青羊区纪委网站 廉洁青羊网站 青羊纪委 青羊纪委网站 青羊区纪委监察局 青羊区纪委官方网站...
廉洁青羊 青羊区纪委 青羊区纪委网站 廉洁青羊网站 青羊纪委 青羊纪委网站 青羊区纪委监察局 青羊区纪委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