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七年级语文教材也采用新教材。整个初中6册教材共选古诗文124篇,占所有选篇的51.7%,比原来的人教版略有提高。“新教材保留了之前人教版约70%到80%的内容。”树德实验中学语文老师李从容认为,新教材作文训练安排更为合理,作文和单元训练相结合,更适合学生一步步学习写作。此外,新教材每个单元都有一篇课文为学生提供批注、阅读方法指导,篇目安排比以前合理,“对于刚接触文言文的初一学生,新教材没有把文言文全集中在一个单元,更容易理解。名著上也分得更细,分成了精读和推荐阅读,还开创性地加入了‘红色篇目’,不再只有4大名著和外国名篇。”
成都市草堂小学语文老师陈缘表示,新教材相比以前字体更大,版面设计更富有童趣。“新教材识字课程特地把写字笔顺标明,这是以前没有的,这样有利于学生学习。”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新教材语文是“先认字再学拼音”。四川省特级教师、全国优秀语文教师茹敏认为,新教材阅读量提高,识字量和写字量略有所减少,减少了拼音教学,“以前人教版的拼音教学有8周时间,北师大版只有4周,而新教材中阅读量增加会缩短拼音教学时间,有可能造成非普通话地区小朋友拼音基础较薄弱,导致后续教学中老师在巩固拼音方面花费更多的精力。”
小学科学课今年起一年级开设 观察植物、比较测量
9月开学后,成都所有小学一年级都要新增一门课程——科学。目前,各小学已陆续拿到新版教材,上册分为两个单元:植物、比较与测量。其中,第一课为《我们知道的植物》,让学生对于认识的植物进行讨论。还安排有各种动手实践活动,比如种一棵植物、让学生到校园中去探索观察植物等。这一单元主要是要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和对自然的兴趣。在比较与测量单元中,学生将学习比较大小、远近,以及科学的测量比较方法,还让学生自己制作测量尺,让学生用度量和科学的眼光认识世界,养成良好的科学思维习惯。
近日,今秋开学后,中小学将统一使用新教材的消息备受家长关注,成都商报记者向成都市教科院有关专家证实了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