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都新闻: 建议治理“家长作业” 厘清家校职责边界(3)

发布时间:2018-01-30 22:12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 建议治理“家长作业” 厘清家校职责边界(3)由成都新闻网采编:在厘清家校职责边界方面,提案建议应强调树人、传道、授业、解惑职责在学校,明确检查批改作业、了解掌握学生真实学习状况是老师的基本责任,禁止...

在厘清家校职责边界方面,提案建议应强调树人、传道、授业、解惑职责在学校,明确检查批改作业、了解掌握学生真实学习状况是老师的基本责任,禁止学校和老师安排家长检查批改学生家庭作业,坚决摒弃性质与功能走样的家校关系。家长则应配合学校做好学生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交往习惯等品德培养。如完成作业时间控制、主动阅读习惯、定期归纳总结等,培养学生待人接物、处世立业、家庭责任及社会公德等习惯的建立。

在建立良好的家校沟通机制方面,建议要强调由老师明确教学内容与作业的数量和质量要求,定期通报学业情况,避免家长对老师教育教学“指手画脚”参与过多。同时,老师加强对学生的针对性指导,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健康成长。学校根据本校师生实际情况,定期召开家长会沟通学生情况,探索家校和谐共育的新途径。

教师

孩子的培养需家校共育不少家长对“家长作业”存在误解

对此,成都一线教育工作者怎么看?记者采访了一名初一年级的英语教师,在她看来,家长在一定程度上,有必要配合老师进行一些学科内容的订正和修改。“这是一种高效解决问题的方法。”她还建议,布置家庭作业的年级应设置在低年级(即小学阶段),此外背诵课文、检查默写等作业内容,也是家长可以完成的。

另一位不愿具名的老师则表示,不少家长对“家长作业”其实存在一定的误解。她说,对孩子的培养并非学校一方的事情,而需要家校共育,甚至社会资源的广泛参与,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才能够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平时在布置家庭作业时,她会特别注意不布置那些超越学生能力范畴,而全部需要家长来完成的作业,“布置的家庭作业一定是符合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年龄阶段的作业,绝对不会超出规范要求”。有时作业需要家长签字,也是希望引导家长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和成长。

建议治理“家长作业” 厘清家校职责边界(3)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