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9日,由著名纪录片导演刘鸿彦率领全新团队拍摄的《舌尖3》在北京举行了发布会。公开资料显示,第三季一共8集,每集50分钟,主题分别是“器具”、“宴席”、“厨人”“小吃”、“点心”、“食养”、“时节”、“融合”,其中“器具”“食养”“融合”是三个新的创作主题方向。刘鸿彦1993年在央视《东方时空》栏目组从事纪录片创作,制作过《中国人的活法》《中国人在非洲》和《我们这五年》。
在接受成都商报记者采访时,刘鸿彦表示,她是去年4月从新闻中心调到纪录频道接手《舌尖3》的项目,在短短10个月里带领团队遍布全国20多个省市区,调研采访人物300多人,拍摄美食400多种。在刘鸿彦看来,第三季最大的挑战是创新,“从《舌尖1》到《舌尖3》,过去了将近六年时间,时代在变,观众的审美口味也在变,一个品牌的成长肯定需要不断创新,这是一个规律。”
口碑不复从前收益却在攀升
不过,《舌尖3》的创新似乎并不被多数网友和观众买账。
有网友认为,《舌尖3》出现了较多常识性错误。比如第二集中,直接用舀具品尝泡菜坛中的汁水,这是极其不卫生且对泡菜不负责的做法。第三集《宴》里,一处关于鲈鱼的段落引发热议:园林设计专家叶放,去太湖寻找花鲈,想应和“莼鲈之思”的典故。但最后镜头一转,厨师从鱼缸里捞起来的“太湖鱼中之冠”竟然不是花鲈。《新闻晨报》采访了上海水产研究所专家,专家经过反复比对,认为厨师从鱼缸里打捞上来的养殖鲈鱼是大口黑鲈。
老师,我的暑假作业掉了!我的暑假作业被偷了!类似桥段本以为只有在段子里、在动画片里才能看到,可曾想,这...
7月30日,成都火车北站旁,一名年轻男子帮助拾荒老婆婆背口袋,一路护送。成都晚报微博发布了这一段视频,昨日...
大院晚上24点关门,从0点至2点开门者,需先交2元开门费,凌晨2点以后交5元在成都许多老小区有个不成文的规定,通...
暑假与成都的相遇,虽然只有短短5天,但对10岁的安徽男孩杨凯帆而言,却是一次文化的碰撞与洗礼。回到合肥后,...
11月7日,一名女协警光着脚踩在泥泞的道路上执勤的照片,被网友发在了微博上。照片中,这名身着制服的女协警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