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都新闻: 突破农村体制限制:新都是全国农村改革先行者

发布时间:2018-09-26 02:26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 突破农村体制限制:新都是全国农村改革先行者由成都新闻网采编:农民签订包产到户协议(资料图片) 成都市新都区,是中国西南小小的一角,在960万平方公里的祖国版图上,她充其...

 突破农村体制限制:新都是全国农村改革先行者

农民签订包产到户协议(资料图片)

成都市新都区,是中国西南小小的一角,在960万平方公里的祖国版图上,她充其量只不过是小小的一个点,然而,就是这样小小的一个点,却在40年改革的每一个阶段持续迸发出耀眼的火花:从40年前农村改革的春潮涌起,到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从全国第一个免除农业税、免除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的区,到如今的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和乡村振兴……在新都这块土地上,勇于改革的人们一步步走来,一笔笔绘成了令人鼓舞的农村改革的壮丽画卷。

回眸我的家乡,从这片养育我的肥沃土地的微观视角,抽丝剥茧,仔细追寻蕴藏其间的被岁月掩盖的动人细节,探索中国农村40年改革的宏观的历史轨迹。

时光对于每一个人,每一个时代,每一个地方而言,都具有同样的意义。在追寻新都四十年农村改革的脉络中,我不由得深刻体会到这样一个事实:昨日的创新(时为叛逆),会渐渐演变成今日的正统,继而又“供养”成明日的经典。四十年来,新都这片土地上不断涌现出的“改变”,“改”出了农村发展的新活力,“变”出了乡村振兴的新动力。

经典事件:太和村的改革

1978年11月24日晚上,为了吃饱饭,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签下分田到户“生死契约”,第二年,小岗村就实现了大丰收,20年来第一次向国家交了公粮,并还清了多年欠下的贷款。自此,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命名的中国农村改革从此迅速蔓延。而早在1年前的1977年,同样为了“吃饱饭”,新都新繁镇清白公社太和村4队的青年农民队长魏聪就开始悄悄尝试包产到户。他与队干部商讨,瞒上不瞒下,分包到户干一两年,谁种谁收。到时候,全队社员既能完成国家的粮油征购任务,又都能吃饱饭和有点钱花,这多好。

突破农村体制限制:新都是全国农村改革先行者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