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阳新闻:房地产调控关键在重构激励机制(3)

发布时间:2017-10-10 00:08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房地产调控关键在重构激励机制(3)由成都新闻网采编: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美国的政府债务负担明显加重,克鲁格曼等学者明确提出,美国可以考虑借助于通胀削减债务。第三,虽然长期中通货膨胀和产...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美国的政府债务负担明显加重,克鲁格曼等学者明确提出,美国可以考虑借助于通胀削减债务。第三,虽然长期中通货膨胀和产出之间不存在权衡取舍的关系,但是短期内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却可以提高产出水平,因此政府通常具有推高通货膨胀率的倾向,试图在短期内将产出水平推升至潜在产出之上。正是基于上述原因,自20世纪30年代各国陆续脱离金本位并转向信用货币制度之后,高通胀现象在全世界范围内频频发生,如何抑制通胀也成为了各国政府面临的重要难题。

  虽然通货膨胀能够使政府获益,但是对全社会而言代价较大,通胀膨胀不仅会导致皮鞋成本、菜单成本等损失,还会加剧资源错配和贫富差距,恶性通货膨胀则会引发社会动乱和政治风险。

  经过长期的理论探索以及各国的政策实践,最终找到了简单而有效的答案,那就是制定激励机制从而赋予央行稳定物价的直接责任。现实中各国广泛采用的激励机制是通胀目标制,即央行制定并对外公布通胀率的目标区间,如果超出目标区间,央行行长必须做出解释甚至被免职,从而将行长的声誉与通胀率挂钩。

  在通胀目标制下,央行控制通胀时可以免受政治周期等外界干扰,而且在进行通胀和产出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时会受到中长期通胀目标的约束,从而确保控通胀政策的连续性与稳定性,进而实现既定的通胀目标。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都已经实施了通胀目标制,而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些国家的通胀率和通胀预期都大大降低,而且通胀率一旦得以降低,就保持在了较低水平,在随后的经济周期扩张阶段也没有出现反弹。以英国和加拿大为例,它们的通胀率都从实施通胀目标制之前的5%以上降至实施通胀目标制之后的2%左右。

房地产调控关键在重构激励机制(3)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