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堂新闻:观察丨隐藏在民间借贷中的权钱交易(7)

发布时间:2020-09-11 13:26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观察丨隐藏在民间借贷中的权钱交易(7)由成都新闻网采编:山西省纪委监委公开曝光运城市绛县财政局退休工作人员乔文铎以承诺高额利息为诱饵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问题。因当时成立合作社有明确要求,农户必须占...

山西省纪委监委公开曝光运城市绛县财政局退休工作人员乔文铎以承诺高额利息为诱饵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问题。“因当时成立合作社有明确要求,农户必须占到80%,我们大部分是公职人员,不能注册。”未经批准,时任绛县财政担保公司经理史某组织“成立”合作社,由乔文铎担任负责人,对外放款赚取利息。7年间,乔文铎等人以承诺高额利息为诱饵,非法吸收存款5558万余元。因发放给企业或个人的“贷款”收不回来,至案发时尚有784万余元未归还。

最高法民一庭副庭长刘敏介绍,近几年,随着民间借贷的迅速发展,放贷人的职业化倾向越来越明显,出现了所谓“职业放贷人”,就是出借人的出借行为具有反复性、经常性,借款目的也是为了营利。

据统计,近几年每年约有200余万件民间借贷纠纷案件涌入人民法院。党员干部中是否有“职业放贷人”?浙江省永康市纪委监委建立有关问题线索双向移送机制,借助市人民法院的审判系统,运用大数据排查全市参与民间借贷并有诉讼的公职人员,建立公职人员借贷诉讼名单库。针对以近亲属或者其他特定关系人名义实施民间借贷难以监督的问题,依托银行大数据分析,将经常性有大额资金进出账户的领导干部纳入监督重点。

长期以来,民间借贷作为多层次信贷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形式灵活、手续简便、融资快捷,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专家提醒,不能忽视在民间借贷中妄图钻纪法漏洞的行为,必须严格区分党员干部参与民间借贷行为的不同性质,在保护合法民事行为的同时,严厉惩治其中的违纪违法行为。(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李灵娜)

观察丨隐藏在民间借贷中的权钱交易(7)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