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堂新闻:观察丨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审稿新亮点(2)

发布时间:2020-10-16 19:40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观察丨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审稿新亮点(2)由成都新闻网采编:刑法作为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其强制性最为严厉,审议流程也颇为审慎。近年来历次刑法修正案,大多数都是经过了三次审议,此次刑法修正案(十一...

刑法作为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其强制性最为严厉,审议流程也颇为审慎。近年来历次刑法修正案,大多数都是经过了三次审议,此次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的二审,亦属正常程序。

根据常委会审议意见和各方面意见,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审稿主要有以下修改补充:进一步完善金融犯罪规定,对刑法有关洗钱、操纵证券、期货市场、单位集资诈骗等规定作出修改补充;修改完善涉未成年人犯罪相关规定,包括未成年人实施犯罪和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两个方面;修改补充了冒名顶替、跨境赌博、有关兴奋剂违规等方面的犯罪规定等。

聚焦低龄未成年人犯罪,下调最低刑事责任年龄

“12至14岁故意杀人等犯罪或将负刑责!”草案关于下调最低刑责年龄的规定甫一披露,相关话题迅速冲上社交媒体热搜,引发网友热议。

社会舆论的高度关注,源自现实中低龄未成年人犯罪的隐痛。如去年10月,大连13岁男孩蔡某某将在同小区内居住的10岁女孩杀害,并抛尸灌木丛。因蔡某某未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警方依法不予追究刑事责任,对其实施3年收容教养。今年8月,该案民事赔偿判决生效后,蔡某某父母一直未履行。最新消息显示,蔡某某父母因未履行法院判决被司法拘留15日,名下一处房产被查封,现已进入司法拍卖程序。

我国刑法长期将16周岁作为完全刑事责任年龄,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只对故意杀人等八种特定罪行承担刑事责任,14周岁以下则不负任何刑事责任。近年来,低龄未成年人实施严重犯罪的案件时有发生,来自多地司法机关的报告分析显示,低龄化、成人化、暴力化正逐渐成为未成年人犯罪的趋势。

观察丨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审稿新亮点(2)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