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独有偶,另外一名杨女士也碰到了类似的情况,她告诉记者,当天她赶到“颐尚温泉”的时候,也被拒绝使用该券。其工作人员给出的理由是,他们与“赶集网”的活动已经取消了,所以该券就变成了无效券。
扬子晚报记者随后拨打了该券上面所留的电话,结果显示无法接通。
记者调查
第三方平台购券维权有点难
消费评审团记者采访中发现,通过第三方平台购买消费券虽然方便,但出现了问题想维权,难度却相当大。
难点1:第三方网站往往涉及异地维权
不少在第三方网络平台购券的消费者都有类似的体会,在出现问题之后,很多网站的客服电话或邮箱总是无人回应,形同虚设。更令人无奈的是,全国性的平台,往往售后服务这一块只在其中的一个城市。
例如美团大众点评的售后服务部门就设在河北,在南京没有售后服务点,如果全国范围内出现投诉,只能通过河北的售后服务热线来解决。
南京市消费者协会的一位人员直言,虽然有直接的监管部门,但团购没有地域性,投诉到消费者协会或工商部门,还要厘清所购物品或服务属于哪个地区的分站,以及总站在哪里等属地问题,等到这些厘清以后,消费者还得根据属地管理再去投诉。
难点2:举证难,维权成本太高
“消费者与第三方消费平台的协议,多因缺乏书面证据而造成举证难。”北京盈科(南京)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曹义怀指出,在各大网站中,经常可以看到卖家“假一罚十”等保证,但一旦发生纠纷,往往需要消费者举证,而消费者又很难找到鉴定部门去鉴定商品的真伪,即使能找到,鉴定的费用也需要消费者自己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