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白江新闻:加强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助力区域创新能力 提升的思考(6)

发布时间:2018-11-17 05:05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加强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助力区域创新能力 提升的思考(6)由成都新闻网采编:(四)创新环境不够优化。虽然政府在不断加大协同创新宣传,积极搭建区域协同创新平台,鼓励企业申报各类项目,但在政策保证、金融环境和资金支持...

  (四)创新环境不够优化。虽然政府在不断加大协同创新宣传,积极搭建区域协同创新平台,鼓励企业申报各类项目,但在政策保证、金融环境和资金支持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大力度。企业创新发展及由此带来的投资风险的加大,金融行业保持谨慎态度,一些企业会出现融资困难、研发投入偏少、无法享受科研惠企政策等问题。此外,专利保护制度不够健全,成果转化项目的实施面临着诸如用地审批、安评、环评等多个环节的问题,科研成果无法快速转化为生产力往往会错过项目最佳效益期。如何加强对企业创新的政策扶持力度,为企业创新发展营造更好的融资环境,持续完善区域教育、医疗及生活配套政策措施,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四、对策及建议

 

  (一)加强创新人才的培养和聚集。一是建立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引进机制。依托协同创新,根据区域发展规划和重点产业需求,帮助企业针对性地从先进地区、国内外知名高校引进“高精尖缺”人才,让企业共享区域人才引进成果。二是转变人才培养模式。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将人才培育方式由单一的高校培养向校企合作培养转变,由单一的区域、行业向跨区域、跨行业联合培养转变,让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人员全程参与重大协同创新任务的推动实施,为企业和高校培养实战性创新人才。三是建立协同创新平台。鼓励企业通过建立产学研联合实验室、技术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等协同创新平台,引进专家团队和高层次人才进入企业,提升人才档次和结构。

 

  (二)强化政府支持和导向作用。一是运用协同创新思维。优化政策环境,包括人才政策、金融政策、产业政策及税收政策,充分调配产学研各主体密切协作,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保护和激励机制,营造良好的协同创新氛围。二是完善区域协同创新工作管理机制。逐步完善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企业、中小企业产学研合作的校企基本资料库,加强需求对接和考核督促,实时掌握企业产学研合作进展和成效。三是建立部门间信息联动机制。定期召开部门联席会议,及时掌握企业在产学研平台搭建以及人才、资金、项目等方面的实际需求,按照职能各司其职,做好企业需求的跟进,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四是完善项目资金配套、“后补助”等激励机制。对承担各类重大项目、创新项目、建成协同创新平台的企业给予资金补助,体现政府的鼓励和支持,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实力。

 

加强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助力区域创新能力 提升的思考(6)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