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新区新闻:国家监察委员会关于开展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工作情况的报告(5)

发布时间:2020-08-17 14:56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国家监察委员会关于开展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工作情况的报告(5)由成都新闻网采编:推动与更多国家签署引渡条约和司法协助条约,完善反腐败执法合作条约体系。国家监委与外交部等部门共同努力,积极推进双边条约缔约工作。目前我国...

推动与更多国家签署引渡条约和司法协助条约,完善反腐败执法合作条约体系。国家监委与外交部等部门共同努力,积极推进双边条约缔约工作。目前我国已经与81个国家缔结引渡条约、司法协助条约、资产返还与分享协定等共169项,与56个国家和地区签署金融情报交换合作协议。国家监委成为《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刑事司法协助中方中央机关,依托该公约有效开展刑事司法协助等对外执法合作。加强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外逃人员集中的重点国家的反腐败交流合作,完善双边执法合作机制,每年召开中美反腐败工作组会议,建立中澳、中新反腐败执法合作定期会商机制,签署中加分享和返还被追缴资产协定。国家监委先后与白俄罗斯、老挝、越南、阿根廷、澳大利亚、丹麦、泰国、菲律宾、哈萨克斯坦反腐败执法机构签署反腐败执法合作谅解备忘录,首次与联合国签署反腐败合作谅解备忘录,织密国际执法合作网络,有力展示中国全面依法治国良好形象,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法治建设的认知认同和信任信心。

(三)依法追缉外逃腐败分子,广泛开展国际司法执法合作

连续六年组织开展“天网行动”。建立党员和国家工作人员外逃信息统计报告制度,对外逃人员大起底、再核实,全面摸清底数,集中公布“百名红通人员”,两次公开曝光57名外逃人员藏匿线索,取得丰硕战果。截至2020年6月底,各省区市监察机关、检察机关、公安机关在“天网行动”中通过与国外境外执法机关合作,依法缉捕1468人、遣返345人、引渡50人。“百名红通人员”头号嫌犯、浙江省建设厅原副厅长杨秀珠外逃13年,先后窜逃至6国1地并3次申请政治避难,我方与多个国家开展合作,使其最终成为“无处可逃”“无钱可花”“无人可靠”的“三无”人员,被迫回国投案;中国银行开平支行案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银行工作人员贪污案,我方推动美方将余振东、许超凡先后从美国强制遣返,全案共追回资产约21.3亿元,世界银行、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将该案列为国际追逃追赃的成功典范;“红通人员”黄海勇1998年外逃,在我方向秘鲁提出引渡请求后,上诉近20次,穷尽所有司法程序,经过我国多部门8年不懈努力,最终推动美洲人权法院依据《美洲人权公约》判决同意引渡;“百名红通人员”、吉林通化金马药业有限公司原董事长闫永明侵占巨额公款后化名潜逃新西兰,我方依据《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推动新西兰依法对闫永明提起诉讼并追缴其违法所得,最终促使闫永明回国投案,被罚没并追缴涉案赃款和违法所得收益共约3.29亿元;“百名红通人员”、云南锡业集团原董事长肖建明一度声称“要客死他乡”,最终在政策感召和法律威慑下主动回国投案,退缴违纪违法所得共约2.5亿元。

国家监察委员会关于开展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工作情况的报告(5)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