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侯新闻:观察 | 粮食生产连年丰收 为何还强调要有危机意识(2)

发布时间:2020-08-17 16:58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观察 | 粮食生产连年丰收 为何还强调要有危机意识(2)由成都新闻网采编:更要清醒看到,我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尚在世界排名70名左右;目前经济运行面临较大压力,脱贫攻坚正处于决战决胜阶...

  更要清醒看到,我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尚在世界排名70名左右;目前经济运行面临较大压力,脱贫攻坚正处于决战决胜阶段,很多事关人民福祉的急事大事需要大量的投入;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必须在一个更加不稳定不确定的世界中谋求自身发展……当此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尤其不能大手大脚、铺张浪费,丢掉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这个“传家宝”。

  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全球20%的人口

  作为世界最大、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用仅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全球20%的人口,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奇迹。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19年10月发布的《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显示,近几年我国稻谷和小麦产需有余,完全能够自给,进出口主要是品种调剂。2001年至2018年年均进口的粮食总量中,稻谷和小麦品种合计占比不足6%。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我国粮食连年丰收、库存充裕、供应充足、市场稳定,粮食安全形势持续向好。

  “通过贯彻‘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粮食生产取得历史性的‘十六连丰’,粮食产量连续5年达到1.3万亿斤以上。”该负责人表示。

  在前有新冠肺炎疫情、后遇洪灾旱灾的情况下,今年我国夏粮再获丰收,产量达到2856亿斤,相较去年同比增长0.9%,创历史新高,再次增强了端牢“中国饭碗”的信心和底气。

  然而,从中长期看,中国的粮食产需仍将处于“紧平衡”态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这根弦一刻也不能放松。

  进城务工使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数量逐年减少

观察 | 粮食生产连年丰收 为何还强调要有危机意识(2)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