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都新闻: 绿念lu 73岁老人历时十年自编成都话拼音方案(4)

发布时间:2017-10-16 02:23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 绿念lu 73岁老人历时十年自编成都话拼音方案(4)由成都新闻网采编:张世光认为成都话音调比较平缓,高低变换不超过两度,且无曲折,音长也较短。阴平调一般音高都较低。但他的观点在北大中文网站方言板块上与人交流...

张世光认为“成都话音调比较平缓,高低变换不超过两度,且无曲折,音长也较短。阴平调一般音高都较低。”但他的观点在北大中文网站方言板块上与人交流时却遭到反驳,对方认为阴平调是升调。为了确定成都话的具体调值,张世光固执地较起了真,他录下“ba”的四声读音,并将录音发至北大中文网站方言板块,请版主沈先生代为测定声波图,从而最终确定成都话四声调值。

历时十年,《张氏成都话拼音方案》几经删改,终在2014年告成,并在四川省版权局登记。

 绿念lu 73岁老人历时十年自编成都话拼音方案

“王婆婆,在卖茶,三个观音来吃茶。后花园,三匹马,两个童儿打一打。王婆婆,骂一骂,隔壁子幺姑儿说闲话。”

“胖娃儿胖嘟嘟,骑马上成都。成都又好耍,胖娃儿骑白马。白马跘一跤,胖娃儿耍关刀。关刀耍得圆,胖娃儿做状元……”

除了《张氏成都拼音方案》,张世光另外还编有《成都话语音研究》、《古诗词成都话读物》等书(尚未出版)。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张世光特地把朗朗上口的老成都童谣收集成册,希望借助活泼有趣的儿歌,吸引孩子主动传习方言文化。

张世光认为,普通话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标准统一,便于地域之间交流高效;但方言同样值得传承。“方言是一座城市成百上千年历史文化的浓缩,每一个方言词汇都是一个人文密码,背后都隐藏着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故事。”他解释说:“比方‘安逸巴适’体现出成都人的悠闲自得,‘雄起’显示出四川人的顽强不屈,而‘摆龙门阵’一语,则是因为以前临街的院坝门子叫龙门,人们在闲暇之时喜欢聚在那里闲聊,因此得名。而且,这些词背后的神韵,换成普通话就没有那个味儿了”。

高校语言专家点赞

普通话与方言不是非此即彼,而是相辅相成的

绿念lu 73岁老人历时十年自编成都话拼音方案(4)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