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都新闻: 离职遭1200万元索赔,飞行员成“最难离职的职业”?(4)

发布时间:2018-05-03 12:55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 离职遭1200万元索赔,飞行员成“最难离职的职业”?(4)由成都新闻网采编:赵明解释,根据飞行操作规范,遇到恶劣环境,复飞比着陆更能保障飞行安全,从安全角度是正确选择,但是每次做出这个选择的时候,不得不考虑安全以...

赵明解释,根据飞行操作规范,遇到恶劣环境,复飞比着陆更能保障飞行安全,从安全角度是正确选择,但是每次做出这个选择的时候,不得不考虑安全以外的东西。

职业前景也成为他们离职的原因。“即使是金字塔顶端的教员,也是一线飞行员,要想继续晋升,就不再是简单的技术高低的问题了,多数国有航空公司的飞行员,天花板就到这了。这里讲论资排辈,后面二十年一眼望到头,基本没有上升空间。”

为何强留/供需矛盾、培养成本

双流法院的《白皮书》指出,飞行员“想离职而不能离”,航空公司“留不住人也要留”的困境背后,是因为飞行员供需不平衡矛盾尖锐。

民航资源网的数据显示,经过短短四年的发展,截至2017年底,中国民航运营机队总规模已达3261架,航线运输驾驶员执照22195本,机员比为1:6.8,但仍无法满足繁重的航空飞行任务。

同时,一份行业内、限制飞行员流动比例的“公约”,也被认为弱化了市场调节功能,成为纠纷的导火索。2014年11月26日,中国航空运输协会和中国民航飞行员协会牵头签署了《航空公司飞行员有序流动公约》。该公约明确对飞行员流出的调控幅度进行了限制,确定除内部调动外,流出幅度原则上不超过航空公司上一年度12月31日在册飞行员人数的1%,且该比例包括了以协商和通过仲裁、诉讼等方式流动的所有飞行员。

而我国《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就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白皮书》认为,在此情况下,大量流动无门的飞行员会选择通过仲裁、诉讼等方式来解决,同时有的航空公司也通过诉讼来拖延飞行员离职时间,控制飞行员流动比例。

离职遭1200万元索赔,飞行员成“最难离职的职业”?(4)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