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都新闻: 86岁文物修复泰斗 新津观音寺里“绣”壁画(3)

发布时间:2018-06-11 12:07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 86岁文物修复泰斗 新津观音寺里“绣”壁画(3)由成都新闻网采编:菩萨的头部双方,亮着光源,用木板搭起的简易平台,就是李云鹤的工作室。最小号的医用注射器、包裹绸布的棉球、专用的回贴木刀、洗耳球、除尘器局...

菩萨的头部双方,亮着光源,用木板搭起的简易平台,就是李云鹤的工作室。最小号的医用注射器、包裹绸布的棉球、专用的回贴木刀、洗耳球、除尘器……局促的平台方寸间,放置着专业工具。

“戴帽子白衬衫那位,就是爷爷。”说话人是李云鹤的孙子李晓洋,出这位“89后”,跟着爷爷学习修壁画多年。

说话间,观音殿内突然停电了,李云鹤不得不放下手中的泥塑刀,准备下到地面。7米多高的长梯,只是凭借平衡点靠在脚手架上,老人下来的每一步震动,都听得见木梯的声响。

“爷爷,小心点啊。”李晓洋提醒着。

“没事,没事。”李云鹤一边应着,一边往下。

“都习惯了,这一行,每天都得这样上上下下。”平稳下到地面,李云鹤笑呵呵地与来访者握手。

这是退休之后,李云鹤继续奋战的第二十年。哪里有“生病”的壁画和塑像,他几乎就在哪里:从2001年至2017年,从甘肃的张掖金塔寺、马蹄寺,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榆林窟,天水纪信祠,平凉泾川王母宫,甘谷大象山,到浙江杭州凤凰寺、河北曲阳北岳庙、山东岱庙,再到北京故宫……李云鹤的身影总是在最需要他的地方出现。

“新津观音寺,是属于抢修级别,目前正在进行的是对塑像头部还原。你看,头部是安装上去了,但需要泥塑风干了,才能进行妆彩。”相比敦煌干燥的气候,地处西南的观音寺,温度、湿度都有很多不同,接下来又要面临雨季,李云鹤需要等待最成熟的时机。

86岁文物修复泰斗 新津观音寺里“绣”壁画(3)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