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都新闻: 86岁文物修复泰斗 新津观音寺里“绣”壁画(5)

发布时间:2018-06-11 12:07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 86岁文物修复泰斗 新津观音寺里“绣”壁画(5)由成都新闻网采编:1963年夏天,正在161窟修壁画的李云鹤听见一声巨响,心说:完了。果然,他从脚手架上爬下来,跑到161窟下方底层的130窟门口,已是灰尘扑面:北壁塌了...

1963年夏天,正在161窟修壁画的李云鹤听见一声巨响,心说:“完了。”果然,他从脚手架上爬下来,跑到161窟下方底层的130窟门口,已是灰尘扑面:北壁塌了2个多平方米,“心里那个痛啊。”

李云鹤先是和工人师傅豆占彪等人在崖面上打埋铆钎,再挂上石头,一次又一次测量之后,终于测得每根直径12毫米、长20至30厘米的钢筋可以承重60公斤的石头,最多不超过75公斤;再根据脱落的壁画材质和密度,测算出每平方米壁画的重量。

1963年到1965年,经过近两年的周密测算、精准布点、反复试验和论证,李云鹤按一根钢筋固定约1平方米壁画的办法,在130窟的壁面上,嵌插了300多个钢筋铆钎。至今,130窟的壁画安然无恙。

继161窟的“注射法”之后,李云鹤又以130窟的实际成功范例开了国内采取“铆固法”保护修复空鼓壁画的先河。

让李云鹤觉得最骄傲的是在修复我国一个著名寺庙的壁画时,他破天荒地采取整体剥取、原位固定、砌好墙体再平贴回位的高难度修复技法,没有任何损耗地对壁画成功修复。寺里一位僧人盯着壁画看了好半天,有些冒犯地说了句:“李老师,我怎么感觉没修啊?还是以前那样。”

李云鹤却高兴地不行,握着僧人的手说:“你这句话对我是最好的赞赏呢!”

修旧如旧的成就感,油然而生。李云鹤说:“文物不可再生,无论遇到何种病害,对文物的修复都要坚持做到保留文物现状。”

 86岁文物修复泰斗 新津观音寺里“绣”壁画

修复文物的工具

技艺的传承,需要时间,也需要真正的热爱和感情。

86岁文物修复泰斗 新津观音寺里“绣”壁画(5)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