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边是已经禁渔的赤水河,右边是即将禁捕的长江,洗脚上岸干什么,李庆余还没有拿定主意
合江县45户渔民的证件和档案,正在成为历史
罗俊江在查看荔枝长势,背后,是他成功转型的鱼塘。
去年,李庆余捕到一条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达氏鲟,随后放归长江。
四川在线消息(记者 李淼)“我们正在三峡耍,游船马上就到忠县石宝寨啦!”1月13日下午4点,四川省合江县合江镇长江渔民李庆余在电话那头的人声鼎沸中,兴奋地向记者“喊”。
这是李庆余在长江上风餐露宿几十年来难得的一次全家出游,“以后又是一种忙法,趁现在还自由,出来看看。”
冬季是长江捕鱼淡季,李庆余的渔船和江上的“家”,停靠在合江北门口长江边,三五天出船一次,一次也只能捕两三公斤鱼,由于赤水河全面禁捕,他的鱼一出水便被各大河鲜馆电话抢购,价格也比以往贵了近2成,有时候还要送到上游的贵州赤水。
李庆余停船处下游800米处,就是赤水河入江口,每次出船,他都要路过两江交汇处,总是忍不住向赤水河里眺望半天。2016年12月25日,他撒下在赤水河上的最后一网,此后,除协助科研监测,就再也没有驾船进入这条他闭着眼睛都能开行的河流。
眼看长江也要禁捕,闲时,李庆余就跟其他渔民喝茶摆龙门阵,上岸转产干些啥每次都是绕不开的话题。
这些长江上世代靠江吃江的渔民们,在等待那一刻的到来。
A、幸运的赤水河
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最后的“避难所”,成为长江流域首条禁渔十年的一级支流
冬季的赤水河,“清瘦”而秀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