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驿新闻:四川全面禁渔模式即将启动(5)

发布时间:2018-01-16 09:50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四川全面禁渔模式即将启动(5)由成都新闻网采编:拆简单,稳得住不易。像罗俊江这样的渔民,以前一年光打鱼就能赚六七万元,多的可达十余万,禁捕后日子咋办?合江县对渔民因人因户、分流转产,开...

  拆简单,稳得住不易。像罗俊江这样的渔民,以前一年光打鱼就能赚六七万元,多的可达十余万,禁捕后日子咋办?合江县对渔民因人因户、分流转产,开展技能培训,外出务工、种养创业成为渔民洗脚上岸后新职业。

  罗俊江领到了13万元后,将自家一口鱼塘变为四口,从捕鱼渔民变为养鱼业主。头脑活泛的他,买来2公斤多的花白鲢放入鱼塘,不喂饲料,经三四个月“洗澡瘦身”,去掉多余脂肪和土腥味,饲料鱼身价就能从每公斤8元变为三四十元的生态鱼。1月7日,他刚购回4000公斤大鱼。而鱼塘边的100多棵荔枝树也部分挂了果,去年卖了1万多元。“去年收入8万多元,比打鱼少五六万元。”罗俊江说,虽说得过去,但家里开支大,压力一下子大了不少。

  新产业入手快,但新生活角色进入慢。罗俊江10多岁就跟着哥哥出去打鱼,像绝大多数渔民一样,尽管岸上有房,但每天晚饭后还是要跟妻子住到河上照看船,捕鱼季常十多天不上岸。仅六七米长、一米多宽的逼仄小船,是他生活了30年的真正的家。“热天就开到阴凉僻静处,挨到水睡,再冷露水也不上打鱼人脑壳,从没生过病,但去年夏天在岸上住,开空调,一下就整感冒了。”罗俊江苦笑,禁渔前自己连成都没去过,去年侄子曾介绍去成都工地,但干两天就回来了,“自由惯了,实在不适应!”

  而实录镇陈淀明上岸后,依托自家果园当起果农,去年5000多公斤真龙柚卖了三四万元,后来又喂了200多只跑山鸡,后来又在下游挨着的密溪乡场镇摆摊卖鱼,每年也有两万多元收入。“打鱼从不愁销路,价格也越来越高,现在既担心销路,也害怕垮价。”陈淀明心头没底。

四川全面禁渔模式即将启动(5)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