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羊新闻:舌尖上的青羊(2)

发布时间:2019-02-20 14:23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舌尖上的青羊(2)由成都新闻网采编:“对于陈麻婆的历史稍微知道一点点,但不知道全部。”杨艳表示,为了给外地来的朋友讲述陈麻婆豆腐的历史,她专门去查了相关资料,发现陈麻婆到现...

“对于陈麻婆的历史稍微知道一点点,但不知道全部。”杨艳表示,为了给外地来的朋友讲述陈麻婆豆腐的历史,她专门去查了相关资料,发现陈麻婆到现在有近160年的历史了。


陈麻婆豆腐始创于清朝同治元年(1862年),开创于成都外北万福桥边,原名“陈兴盛饭铺”。店主陈春富早殁,小饭店便由老板娘经营,女老板脸上微麻,人称陈麻婆。当年的万福桥是一道横跨府河,不长却相当宽的木桥。桥上常有贩夫走卒,推车抬轿下苦力之人在此歇脚、打尖。光顾“陈兴盛饭铺”的主要是挑油的脚夫。这些人经常是买点豆腐、牛肉。再从油篓子里舀些菜油要求老板娘代为加工。日子一长陈氏对烹制豆腐有了一套独特的烹饪技巧。烹制豆腐色味俱全,不同凡响深得人们喜爱,陈氏所烹豆腐由此扬名。


青羊区美食协会负责人张蛟说,“青羊区拥有成都近70%的中华老字号品牌和众多的高中低端各式特色的餐饮企业,因此成为名副其实的餐饮资源大区。经过持续不懈的打造和推广,已经拥有了一张‘美食青羊’的地域名片。”


有很多外地游客慕名而来,“来成都之前就查了攻略,陈麻婆的麻婆豆腐很好吃,而且还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来自北京的游客告诉记者,出了机场就直奔这里,等吃饱喝足才开始踏上在成都的旅程。


夫妻肺片


变废为宝成名片


被“美国2017餐饮排行榜”,选为“年度开胃菜”的成都著名小吃夫妻肺片到底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呢?


上世纪30年代初,成都金河街黄冒中心的门口,常有一对夫妻挑着担子来此摆摊,卖的是凉拌牛肚、牛肺、牛肠、牛头皮。这些东西都是牛身上的“边角余料”和“废料”,可这些东西都是经过夫妻俩精心研制的配料拌出来就让人垂涎三尺。因此价廉味美,既受买不起肉食但想吃荤腥的贫民欢迎,又受爱其美味的市民追捧,很快就打响了名气,成为当时挑担、提篮叫卖的“肺片”中最具特色,最受欢迎的一种。由于夫妻俩总是默契配合时间长了,顽皮的学生就用纸条写上“夫妻废片”悄悄贴在夫妻俩的背上或者担上,有的还大声吆喝:“夫妻废片,夫妻废片……”一个品牌就这样诞生了。


因为“废片”两个字不好听,便取“废”的谐音“肺”,最后改为“夫妻肺片”。牌匾为金字黑底,由书法家赵蕴玉亲笔题写。


舌尖上的青羊(2)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