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羊新闻:【传统家规文字实录】浙江温州龙湾英桥王氏:兴古堡守卫家国 立族约丕振门风(2)

发布时间:2019-10-26 00:36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传统家规文字实录】浙江温州龙湾英桥王氏:兴古堡守卫家国 立族约丕振门风(2)由成都新闻网采编:永昌堡,位于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永中街道,东临东海,西倚大罗山麓,建于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是兼具军事城防和生活色彩的明代全国唯一的私...

永昌堡,位于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永中街道,东临东海,西倚大罗山麓,建于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是兼具军事城防和生活色彩的明代全国唯一的私家抗倭古堡。永昌堡作为浙江仅存的两座民建古代城防堡垒之一,既为军事遗存,又富水乡风情,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国防教育基地和省科普教育基地。

据载,明代初期,永嘉盐场因地处海防前沿,屡有倭匪侵袭,英桥王氏抗倭首领王沛、王德叔侄牺牲。王沛之侄王叔果、王叔杲意识到“固营垒以待敌”的重要性,会同族中父老费时11个月、捐7000余金修建永昌堡,用于抵抗倭寇入侵,成为沿海重要的抗倭重地。堡内人民曾8次胜利地抗击了倭寇的侵略,永昌堡由此闻名于世。

城堡雄伟壮观,南北长达778米,东西长445米,城高8米,基宽3.9米,周长2688米。城中有城堞900余个,炮台12座,铺舍20个,具有极强的防御功能。城堡整体布局合理,设有四座城门、四座水门。城外四周有护城河环绕,城内有两条南北走向的河流,河上筑有形式各异的多座桥梁。两岸以方块花岗石斜筑,以利水陆交通、灌溉、浣洗。堡内原有水田100多亩,危急时可生产自救,不怕久困,以促进军民两安。

堡内王氏宗祠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比永昌堡建城还早16年,由英桥王氏八世祖王澈兴建,为宗族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王氏宗祠占地13余亩,七间三进,前进有三间石碑楼一座,中进仪门五楹,后进三楹,旁分左右二厅,廊庑七楹,环列左右。王氏宗祠结构古重,镌刻精微,保存完整,内部结构精妙绝伦,其飞檐、斗拱、吻兽、梁架、荷花抱梁等,都具有高度的艺术性,系浙南地区之最,是永昌堡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个宗祠。今天的王氏宗祠内,设有风情民俗室、乡贤名人馆室、抗倭筑堡展览厅等。

《王氏族约》

【传统家规文字实录】浙江温州龙湾英桥王氏:兴古堡守卫家国 立族约丕振门风(2)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