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羊新闻:【传统家规文字实录】山东邹城孟子:三迁择芳邻 七篇矩天下(12)

发布时间:2019-11-02 07:54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传统家规文字实录】山东邹城孟子:三迁择芳邻 七篇矩天下(12)由成都新闻网采编:《孟子》一上来就讲了义利之辨,阐述了基本的价值观先义后利,义高于利,这个价值观是贯穿整个《孟子》七篇一个重要的思想。任何时候道义都要放在...

《孟子》一上来就讲了“义利之辨”,阐述了基本的价值观——先义后利,义高于利,这个价值观是贯穿整个《孟子》七篇一个重要的思想。任何时候道义都要放在第一位,私义私利不能放在道义的前面。《孟子》还特别强调,这是针对官员讲的,对于官员、对于有公共职务的人来讲,道义必须放到私利的前面。

还有,孟子讲大丈夫的精神,“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讲得是富贵不能腐化你,贫贱不会改变你的节操,威武不能使你屈服,也就是说任何外在的威胁都不会改变你的操守。一旦你有这么坚定的人格操守,那么在什么样的环境下,你都不会改变你的信仰,也就能保持自身的廉洁品性。再比如,孟子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这种浩然正气“至大至刚”,充塞于天地之间。只有行于正道,光明正大,人们才能充满浩然正气,一身正能量,否则,所作所为不能心安理得,心有亏欠,正气就不能充分伸张。

孟子所论“天爵”“人爵”也非常富有启示意义。孟子所说“天爵”是指由仁义忠信而通达的道德境界、精神境界或者说是一种天地境界,而所谓“人爵”就是指公卿大夫之类的官位、官阶。孟子说,古代人修其“天爵”,道德境界高了之后,“人爵”自然会随之而来。但是“现代的人”把修“天爵”,把仁义道德作为获得“人爵”官位的工具,得到“人爵”之后,就放弃了“天爵”——仁义道德的精神修养。孟子认为,这种放弃“天爵”修养的人,颠倒错乱,最终会崩塌的。“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我们看到一些官员从政之初,可谓小心翼翼,还是有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公心的,有理想、有追求,但是到了一定高的位置,掌握了比较大的权力之后,往往就会得意忘形,甚至胆大妄为,党纪国法抛之脑后,完全放弃了道德修养,乃至不知礼义廉耻为何物,正孟子所谓得其“人爵”而忘其“天爵”者也。

【传统家规文字实录】山东邹城孟子:三迁择芳邻 七篇矩天下(12)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