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有些省市已经为共享单车设定了强制报废期,有些则通过其他手段来维持运营车辆“健康”。北京市自行车电动车行业协会会长郭金芝认为,共享单车使用多久需要强制报废,不能一概而论,“如果一辆车车况较好,强制报废会产生新的浪费。企业应对共享单车的检修建立一套安全标准,当不达标时就要采取维修或报废等措施。这个标准一定程度可以靠市场调节。车难骑,使用率自然会下滑,企业也就需要及时改善”。
郭金芝建议,共享单车的报废,可以借鉴铅酸蓄电池回收工作,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即生产者有产品回收责任。同时,建立社会监督机制,引入第三方考评机构,达到监督企业进行车辆维护和报废的目的。“制度先行,有了规则,企业也能有章可循。”
根据媒体报道,各地都出现了大量僵尸单车没人管的现象,甚至有的车企倒闭后九成单车都找不到去向。吴国清认为,可以建立押金制度,企业想投放车辆就要向有关部门交纳保障运营及报废等服务工作的保证金,不能让社会为企业的不履责买单。
目前,北京市面儿上的235万辆共享单车,“年龄”在2岁以内。听着“岁数”不大,但“缺胳膊少腿儿”的,“带病”在岗的随处可见,甚至还有些在犄角旮旯儿“叠罗汉”,基本已报废。显然,这些车已经成为了这座城市的垃圾。更值得深思的是,随着“车龄”增长,越来越多的车将面临类似的结局。那它们的身后事儿,谁来管?
木樨园百荣对面,有条小路,顺行往东,路边小黄车、摩拜单车等共享单车随时可见,但如果细看会发现多是“残疾车”,有些没有脚蹬子,有些缺了一个车把,还有两辆车因为没有支架,只能躺倒在地。
...
...
...
...
...
...
...